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6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第四节 相关背景 | 第10-16页 |
一、 理论背景 | 第10-13页 |
二、 社会背景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16-20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成都市保障房小区“三进”社会化管理模式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成都市保障房小区概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成都市保障房小区“三进”社会化管理模式概述 | 第21页 |
第三节 小区现有各服务方的作用 | 第21-23页 |
第四节 “三进”保障房社会化管理模式实施现状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支持的必要性 | 第25-31页 |
第一节 保障房小区居民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保障房弱势群体的阐述及分类 | 第27页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社会支持行动 | 第27-29页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社会支持行动的效果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政府在社会支持中的地位及思考 | 第31-40页 |
第一节 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支持中的角色地位 | 第31-34页 |
一、 主导:政府 | 第31-33页 |
二、 主体:社会组织 | 第33-34页 |
三、 小结 | 第34页 |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优势互补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支持的分析与思考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发挥社会组织社会支持功能的策略 | 第37-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4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