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论佛教禅定修行过程中的身心效应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绪论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9页
第二章 禅定的历史源流及其分化第9-14页
 第一节 禅定的历史源流第9-12页
  一、 什么是禅定?第9-10页
  二、 瑜伽———禅定的缘起第10-11页
  三、 佛陀与禅定第11-12页
 第二节 禅定的历史源流第12-14页
第三章 佛教的身心结构论第14-20页
 第一节 缘起心枢论第14-16页
  一、 佛教缘起法则简述第14-15页
  二、 五蕴和合第15-16页
 第二节 人体内部结构层次第16-20页
  一、 三层身心说第17页
  二.脉、气、明点第17-20页
第四章 禅功的心理效应分析第20-31页
 第一节 禅定与情绪第20-24页
  一、 情绪的心理学解释第20-21页
  二、 积极情绪第21页
  三、 消极情绪第21-22页
  四、 如何通过禅定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第22-24页
 第二节 禅定与人生态度第24-28页
  一、 态度的心理学解释第25页
  二、 不同的生活态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25-26页
  三、 禅定修行如何影响人们的态度第26-28页
 第三节 禅定对性格的影响第28-31页
  一、 性格的心理学解释第28-30页
  二、 禅定修行对人的性格的影响第30-31页
第五章 禅定修行中的特殊心理状况第31-35页
 第一节 禅悦第31-32页
 第二节 禅病第32-35页
第六章 禅功的生理效应分析第35-40页
 第一节 禅定对感官的影响第35-37页
  一、 佛教的八识说第35-37页
  二、 禅定修行过程中的神通观第37页
 第二节 对呼吸的影响第37-38页
 第三节 对大脑的影响第38-40页
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千峰老人赵避尘内丹思想研究
下一篇:社会支持:成都保障房小区社会化管理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