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论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假释本质学说述评及立场选择第11-19页
 一、 假释本质学说梳理第11-12页
  (一) 国家恩惠说第11-12页
  (二) 假释权利说第12页
 二、 假释本质学说评析第12-15页
  (一) 国家恩惠说评析第13页
  (二) 假释权利说评析第13-15页
 三、 我国假释制度的本质及假释适用面临的困境第15-19页
  (一) 受刑人缺乏假释的启动权第15-16页
  (二) 受刑人部分被禁止假释第16-17页
  (三) 受刑人在假释程序中参与不足第17-19页
第二章 假释适用条件之重构第19-28页
 一、 变对累犯及暴力性重刑犯“不得假释”为“严格限制假释”第20-23页
  (一) 关于累犯第20-21页
  (二) 关于暴力性重刑犯第21-22页
  (三) 累犯与暴力性重型犯适用假释的制度构想第22-23页
 二、 建立假释执行刑期梯度第23-24页
 三、 简化假释适用的实质条件第24-28页
第三章 假释适用程序的结构性完善第28-39页
 一、 我国假释适用程序存在的缺陷第28-32页
  (一) 提请机制设置不当弱化了假释的适用第28-30页
  (二) 审理程序瑕疵导致假释运行不畅第30-31页
  (三) 监督不力影响了假释监督的效果第31-32页
 二、 域外假释适用程序考第32-34页
  (一) 假释提请主体第32页
  (二) 假释适用的决定机关第32-33页
  (三) 假释适用的决定程序第33页
  (四) 假释适用的监督第33-34页
 三、 我国假释适用程序之完善第34-39页
  (一) 赋予罪犯假释提请权第34页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假释评估机制第34-35页
  (三) 设立专司假释审理机构第35-36页
  (四) 完善庭审程序第36-37页
  (五) 改进假释适用监督的模式第37-39页
第四章 假释撤销制度的完善第39-44页
 一、 我国假释撤销制度评析第39-41页
  (一) 假释撤销的情形第39-41页
   1. 假释考验期间又犯新罪情形第39-40页
   2. 假释考验期间发现漏罪情形第40页
   3. 假释考验期间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情形第40-41页
  (二) 我国假释撤销程序评析第41页
 二、 完善我国假释撤销制度的具体建议第41-44页
  (一) 规定可撤销情形第41-42页
  (二) 构建假释撤销公开庭审程序第42页
  (三) 赋予假释犯辩护权和申诉权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