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背信罪的基本理论第11-18页
 一、 背信罪的本质第11-15页
  (一) 背信罪本质的学说梳理第11-12页
  (二) 对上述学说的评析及本文的立场第12-15页
 二、 背信罪的基本构造第15-18页
第二章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犯罪构成第18-29页
 一、 犯罪客体第19-20页
  (一) 主要客体:上市公司的利益第20页
  (二) 次要客体:上市公司的管理秩序第20页
 二、 客观要件第20-25页
  (一) 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第21页
  (二) 利用职务便利第21-22页
  (三) 实施了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第22-25页
  (四) 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第25页
 三、 犯罪主体第25-27页
  (一) 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第25-26页
  (二)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第26页
  (三) 单位第26-27页
 四、 主观要件第27-29页
  (一) 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第27-28页
  (二)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第28-29页
第三章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第29-32页
 一、 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第29-30页
 二、 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第30页
 三、 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界限第30-32页
第四章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第32-43页
 一、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立法缺陷第32-34页
  (一) 本罪的成立范围狭窄第32-33页
  (二) 本罪主体的规定存在不足第33页
  (三) 未对公司给予平等保护第33-34页
 二、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完善第34-43页
  (一) 境外刑法对背信罪的规制及其启示第34-37页
  (二) 完善我国背信罪立法的具体设想第37-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诽谤罪基本问题研究--以自诉化为视角
下一篇:论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