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选题依据第10-14页
     ·选题目的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方法、内容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研究理论基础第18-30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精神的涵义第18页
     ·创新的涵义第18页
     ·科技的涵义第18-19页
     ·科学精神的涵义第19-20页
     ·技术精神的涵义第20页
     ·科技创新精神的含义及价值第20-21页
     ·高职农业院校的涵义第21页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实施的原则第21-26页
     ·以科技创新精神的形成规律和发展特点为依据的原则第21-22页
     ·坚持主体性和个体性发展相结合原则第22-23页
     ·坚持全面发展原则第23-24页
     ·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24页
     ·坚持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原则第24-26页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的特殊性第26-28页
     ·高职农业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性第26-27页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特殊性第27-28页
   ·发达国家(以斯坦福为例)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给我国高职农业院校的启示第28-30页
     ·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第28页
     ·斯坦福大学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第28-30页
第三章 我国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42页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0-42页
     ·问卷调查第30-31页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第31-33页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2页
第四章 加强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的具体措施第42-58页
   ·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建设第42-46页
     ·文化环境第42-43页
     ·制度环境建设第43-46页
   ·学习环境建设第46-52页
     ·教育观念第46-47页
     ·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育模式第47-49页
     ·师资队伍第49-50页
     ·科研实践第50-51页
     ·应用和服务第51-52页
   ·自身内部环境建设第52-56页
     ·知识结构第52-53页
     ·创新性人格第53-54页
     ·求异思维第54-55页
     ·怀疑精神第55-56页
   ·高职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育具体实践——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第56-58页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概况第56页
     ·取得的成就第56-58页
结束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粪尿厌氧发酵工艺及沼气脱硫、脱碳工艺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