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高中文言课文意义误读归因与对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和文献综述第10-27页
 1. 课文意义的界定第11-13页
 2. 误读的界定第13-15页
 3. 高中文言课文阅读存在较严重的误读现象第15-17页
 4. 高中文言课文误读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7-18页
 5.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综述第18-27页
第一章 误读与正解、创解的区分第27-32页
   ·文本解读的本质第27页
   ·创新解读的取向第27-29页
   ·误读与创解的区分第29-32页
第二章 高中文言课文意义误读的层次第32-47页
   ·对语表意义的误读第33-37页
   ·对言外之意的误读第37-47页
第三章 高中文言课文意义误读的种类第47-54页
   ·对文本意义的误读第48-52页
   ·对作者意义的误读第52-54页
第四章 高中文言课文意义误读的原因第54-69页
     ·高中文言诗文特点第54-57页
   ·学生的错误理解第57-59页
   ·教师的错误阐释第59-61页
   ·教材的编制缺陷第61-67页
   ·教参的误导遮蔽第67-68页
   ·政治泛化的影响第68-69页
第五章 减少文意误读的对策第69-83页
   ·坚持正确读解原则第69-71页
   ·完善助学系统第71-72页
   ·增强师生对话意识第72-73页
   ·坚持聚焦文本第73-77页
   ·联系语境求义第77-79页
   ·建构阅读图式第79-80页
   ·融合多重视域第80-81页
   ·整合互文资源第81-83页
结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4页
附录一 发表的有关论文第94-97页
附录二 普通中学高中生古诗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及统计第97-100页
附录三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文言课文注释商榷第100-119页
附录四 新课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选修及读本)第119-121页
附录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2003版文言文注释商榷第121-130页
附录六 科研成果第130-131页
后记第131-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对当下大学教师批判中学语文教学之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