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遗嘱解释规则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意思表示理论 | 第11-15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第11-13页 |
·意思表示理论 | 第13-15页 |
第3章 遗嘱解释概述 | 第15-21页 |
·遗嘱解释的概念 | 第15-16页 |
·遗嘱解释的性质和特点 | 第16-17页 |
·遗嘱解释的意义 | 第17-18页 |
·遗嘱解释的目标 | 第18-21页 |
·遗嘱解释的目标:探求遗嘱人真意 | 第18-19页 |
·遗嘱形式要求与探求遗嘱人真意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第4章 法域外遗嘱解释比较研究 | 第21-26页 |
·香港、澳门对遗嘱解释的规定 | 第21-22页 |
·英国、美国对遗嘱解释的规定 | 第22-23页 |
·法国、德国对遗嘱解释的规定 | 第23-24页 |
·其他国家对遗嘱解释的规定 | 第24-26页 |
第5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遗嘱解释规则探讨 | 第26-34页 |
·文义解释规则 | 第26-29页 |
·关于字典规则 | 第27-28页 |
·整体解释规则 | 第28页 |
·错误不害真意规则 | 第28-29页 |
·尽可能使遗嘱有效规则 | 第29-30页 |
·价值衡量规则 | 第30-31页 |
·遗嘱外证据有限适用规则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