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2页 |
第一章 小额诉讼程序的基础理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小额诉讼程序的定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小额诉讼程序的产生 | 第13-15页 |
一、传统诉讼程序的局限性 | 第14页 |
二、诉讼爆炸大环境下的程序效益需求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小额诉讼程序的价值定位 | 第15-17页 |
一、保障普通民众“接近正义”的机会 | 第15-16页 |
二、遵循费用相当性原理 | 第16-17页 |
三、提高诉讼效率 | 第17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小额诉讼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17-20页 |
一、案件的受理标准和范围 | 第18-19页 |
二、案件审理程序 | 第19-20页 |
三、判决与上诉 | 第20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20-23页 |
一、受理案件的标准和范围 | 第21页 |
二、案件审理程序 | 第21-22页 |
三、判决、上诉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国家小额诉讼程序的对比考察 | 第23-24页 |
一、小额诉讼程序在两大法系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第23页 |
二、两大法系国家小额诉讼程序之差异比较 | 第23-24页 |
三、小结 | 第24页 |
第三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第一节 我国部分地区小额诉讼程序规则的比较分析 | 第24-29页 |
一、受理案件范围的比较 | 第25-26页 |
二、审理程序的比较 | 第26-27页 |
三、其他方面的比较 | 第27-28页 |
四、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司法实务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一、案件受理方面 | 第30-32页 |
二、审理程序方面 | 第32-33页 |
三、救济途径方面 | 第33-34页 |
四、案件执行方面 | 第34页 |
第四节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司法实践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一、过于重视审判便利而忽视便民司法目的 | 第34-35页 |
二、相关制度在设计和衔接上尚不完善 | 第35页 |
三、实务操作中的配套措施尚未跟进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完善 | 第36-46页 |
第一节 构建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 | 第36-38页 |
一、赋予小额诉讼程序独立的程序地位 | 第36-37页 |
二、确立小额诉讼程序与其他程序之间的阶梯式衔接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则 | 第38-43页 |
一、限制原告起诉资格、禁止拆分诉讼标的 | 第38-39页 |
二、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 第39-40页 |
三、细化现有审理规则 | 第40-41页 |
四、设置专项救济渠道 | 第41-42页 |
五、赋予法官一定的裁量权以促进判决的履行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健全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操作 | 第43-46页 |
一、加强小额诉讼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引导 | 第43-44页 |
二、组建一支专业化审理小额诉讼纠纷的法官队伍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