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制度存续之论证及优化路径探索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1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页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一、 陪审制度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目标价值 | 第12-14页 |
一、 民主价值——人民主权的载体 | 第12-13页 |
二、 自由价值——自由意志的实现 | 第13页 |
三、 正义价值——普遍支持的真实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8页 |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起源与设立宗旨 | 第14-15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动态发展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存续论证 | 第18-34页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与成因 | 第20-28页 |
一、 审判权的缺位 | 第20-23页 |
二、 专职化的弊端 | 第23-24页 |
三、 民主性的缺失 | 第24-26页 |
四、 人民陪审员制度缺陷之反思 | 第26-28页 |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续之论证 | 第28-34页 |
一、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28-29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续之论证 | 第29-34页 |
第三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优化路径探索 | 第34-41页 |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34-36页 |
一、 现行陪审制度的主要模式 | 第34页 |
二、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机制优化 | 第37-41页 |
一、 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优化 | 第37-38页 |
二、 人民陪审员管理考核机制优化 | 第38-39页 |
三、 “二元一体”的人民陪审员使用机制构建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