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平邑甜茶两类新生根诱导应用及其生物信息数据库构建

中文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1 前言第19-35页
   ·苹果根系研究进展第19-27页
     ·苹果新生根的定义及分类第19-20页
     ·苹果两类新根的功能第20-21页
     ·根系生态适应性与根构型第21-22页
     ·新根起源与诱导更新第22-23页
     ·根系发生规律及补偿第23-24页
     ·根系寿命与根系效益第24-25页
     ·介质转换与界面效应第25页
     ·苹果砧木根系调控的大田应用第25-26页
     ·苹果根系生长发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第26-27页
   ·有机肥与生物炭肥栽培应用研究第27-28页
   ·苹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第28-33页
     ·苹果基因组测序及相关信息第28-29页
     ·苹果基因家族研究进展第29-31页
     ·苹果转录组研究进展第31-32页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简介第32-33页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3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3-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45页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第35-39页
     ·差异介质盆栽试验第35页
     ·层次差异水氮诱导和介质诱导栽培试验第35-36页
     ·局部空间改良大田试验第36-37页
     ·三层节水大田试验第37页
     ·两类新生根基因差异表达谱测序第37页
     ·苹果生物信息数据库平台构建第37-39页
   ·测定指标第39-41页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第39页
     ·生物量测定第39页
     ·根系数量统计及扫描第39页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9-40页
     ·光合速率测定第40页
     ·树脂切片制作第40页
     ·石蜡切片制作第40页
     ·丙二醛(MDA)测定第40页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第40页
     ·差异表达谱测序第40页
     ·RNA 提取及 qRT-PCR第40-41页
   ·生物学软件的使用第41-45页
     ·本地化 BLAST 方法第41页
     ·本地化 BLAST2GO第41-42页
     ·本地化 Interpro第42页
     ·perl 程序编辑第42页
     ·基因家族分类标准的建立第42-43页
     ·苹果基因家族分类软件 GF1.0第43-44页
     ·苹果 miRNA 搜集及分析第44页
     ·数据库网络化构建第44-4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5-100页
   ·两类新生根生物学研究第45-48页
     ·平邑甜茶新生根解剖结构第45-46页
     ·两类新生根表型结构差异第46页
     ·根组定义、演化及类型第46-48页
   ·两类新生根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8-53页
     ·两类新生根对叶片质量的影响第48-49页
     ·两类新生根对枝条质量的影响第49-50页
     ·两类新生根对生物量的影响第50-52页
     ·两类新生根对花芽质量的影响第52页
     ·两类新生根对大田产量的影响第52页
     ·两类新生根对根际微生物环境的影响第52-53页
   ·两类新生根栽培诱导研究第53-63页
     ·介质差异诱导第53-56页
       ·生物炭肥与有机肥改良诱导第53-55页
       ·蛭石与土壤层次差异诱导第55-56页
     ·水氮差异诱导第56-57页
       ·水氮诱导断根再生第56页
       ·介质对水氮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水氮与介质层次诱导第57-62页
       ·水氮与介质诱导根系特征第57-58页
       ·水氮与介质诱导对生长点分布的影响第58-61页
       ·水氮诱导和介质改良的集中性和有效性第61-62页
     ·大田局部改良诱导对根系影响第62-63页
   ·三层节水大田效果试验第63-70页
     ·三层节水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63-64页
     ·三层节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第64-65页
     ·三层节水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第65-66页
     ·三层节水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66-67页
     ·三层节水对枝条质量的影响第67页
     ·三层节水对花芽质量的影响第67-68页
     ·三层节水对叶片衰老的影响第68-69页
     ·三层节水对大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69-70页
   ·两类新生根差异基因表达谱研究第70-80页
     ·序列信息分析第70-73页
     ·有效差异基因筛选及分析第73-76页
     ·蛋白结构域及互作网络分析第76-78页
     ·两类根系离子转运基因差异第78-79页
     ·新生根生长素信号代谢网络第79-80页
   ·苹果生物信息数据库平台构建及价值评价第80-100页
     ·苹果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平台构建第80-94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82-84页
       ·数据库构架第84-85页
       ·苹果基因家族广泛分类及分析第85-89页
       ·苹果 miRNA 及靶基因预测第89-91页
       ·数据库工具及搜索功能第91-93页
       ·基因注释页面第93-94页
     ·苹果生物信息分析平台价值评价第94-100页
       ·基因家族的同源注释第96-97页
       ·蛋白结构域进化及新结构域模型第97-98页
       ·苹果特殊结构域鉴定第98-99页
       ·苹果芯片分析平台利用第99-100页
4 讨论第100-104页
   ·两类根功能差异与光合同化物分配平衡关系第100页
   ·两类根发生基础与碳源差异第100-101页
   ·局部改良与综合管理的栽培制度第101-102页
   ·苹果生物信息数据库平台的价值评价第102-104页
5 结论第104-105页
论文创新点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3页
附件第123-1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149-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弱光胁迫下黄瓜叶片光系统Ⅰ与光系统Ⅱ的相互作用
下一篇:黄瓜表皮毛相关基因的定位、同源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