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现场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 2 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施工现场试验 | 第18-38页 | 
| ·工程概况 | 第18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0页 | 
| ·加载方案 | 第20-21页 | 
| ·监测方案 | 第21-28页 | 
| ·监测目的 | 第21页 | 
| ·监测项目 | 第21-22页 | 
| ·监测点布设 | 第22-28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28-36页 | 
| ·地表沉降观测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 ·分层沉降分析 | 第31-33页 | 
| ·孔隙水压力消散分析 | 第33-36页 | 
| ·水位监测分析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3 最终沉降预测与固结度计算 | 第38-54页 | 
| ·常用沉降预测方法 | 第38-47页 | 
| ·Logistic模型 | 第38-40页 | 
| ·双曲线模型 | 第40-41页 | 
| ·指数曲线模型 | 第41-42页 | 
| ·幂函数曲线模型 | 第42-44页 | 
| ·预测结果比较 | 第44-45页 | 
| ·分层总和法 | 第45-47页 | 
| ·固结度计算 | 第47-53页 | 
| ·理论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 ·改进太沙基法 | 第48页 | 
| ·高木俊介法 | 第48页 | 
| ·计算固结度 | 第48-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根据工后沉降控制实用设计方法探讨 | 第54-62页 | 
| ·原因设计计算方法的不足 | 第54页 | 
| ·排水板预压法减少工后沉降机理 | 第54-56页 | 
| ·考虑土体单元的压缩 | 第54-55页 | 
| ·考虑地基的沉降 | 第55-56页 | 
| ·改进的工后沉降计算方法对上述影响因素的考虑 | 第56-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5 基于ABAQUS的沉降数值分析 | 第62-80页 | 
| ·概述 | 第62页 | 
| ·建立模型 | 第62页 | 
| ·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62-63页 | 
| ·砂井的简化处理方法 | 第63-6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65-70页 | 
| ·基本假定 | 第65页 | 
| ·确定分析荷载步 | 第65-66页 | 
| ·计算参数 | 第66-68页 | 
|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及有限元网格 | 第68-70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0-77页 | 
| ·沉降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 ·孔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最终沉降量预测 | 第76-77页 | 
| ·关于大面积堆载预压数值分析的几点讨论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