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车载电源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温差发电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排气废热温差发电系统 | 第15-29页 |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 | 第15-19页 |
·赛贝克效应 | 第15-16页 |
·珀尔帖效应 | 第16-17页 |
·汤姆逊效应 | 第17-18页 |
·焦耳效应 | 第18页 |
·开尔文关系式 | 第18页 |
·傅立叶效应 | 第18-19页 |
·温差发电系统分析 | 第19-24页 |
·热电偶 | 第19-22页 |
·热电模块 | 第22页 |
·温差发电器 | 第22-24页 |
·排气废热温差发电系统 | 第24页 |
·温差发电器的仿真模型 | 第24-29页 |
·HZ-20热电模块 | 第24-27页 |
·废热通道 | 第27-28页 |
·差发电器 | 第28-29页 |
第3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第29-39页 |
·光伏发电的原理 | 第29-30页 |
·光伏发电系统分析 | 第30-34页 |
·光伏电池单元 | 第30-32页 |
·光伏电池模块 | 第32-33页 |
·车载光伏发电系统 | 第33-34页 |
·仿真模型 | 第34-39页 |
·模型简化 | 第34-36页 |
·SUNGEN SGM-D系列180W | 第36-39页 |
第4章 ISG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 第39-51页 |
·ISG轻度混合动力的定位 | 第39-42页 |
·混合动力 | 第39-41页 |
·轻度混合 | 第41-42页 |
·ISG轻度混合动力的工作原理 | 第42-44页 |
·组成结构 | 第42-43页 |
·功能分析 | 第43-44页 |
·控制策略 | 第44页 |
·仿真模型 | 第44-51页 |
·仿真平台简介 | 第44-47页 |
·ISG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 | 第47-51页 |
第5章 系统集成与仿真分析 | 第51-64页 |
·工况 | 第51-53页 |
·行驶工况 | 第51-52页 |
·扩展工况 | 第52-53页 |
·子系统测试 | 第53-61页 |
·温差发电系统 | 第53-55页 |
·光伏发电系统 | 第55-57页 |
·ISG混合动力系统 | 第57-61页 |
·联合仿真 | 第61-64页 |
·系统集成 | 第61-62页 |
·日间工况仿真 | 第62-64页 |
第6章 补充和总结 | 第64-68页 |
·最大功率点追踪 | 第64-65页 |
·ISG和CVT的集成 | 第65-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