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致谢第8-11页
插图清单第11-12页
表格清单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压缩方法研究现状第14-17页
     ·压缩感知研究进展第17-19页
   ·论文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压缩感知理论第20-30页
   ·信号的稀疏表示第22-26页
     ·稀疏性第22页
     ·稀疏字典第22-23页
     ·稀疏恢复的条件第23-26页
   ·观测矩阵第26-27页
     ·高斯随机矩阵第26页
     ·伯努利随机矩阵第26-27页
     ·部分正交矩阵第27页
     ·部分哈达玛矩阵第27页
   ·重构算法第27-29页
     ·凸优化算法第27-28页
     ·贪婪算法第28-29页
     ·组合算法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压缩第30-39页
   ·基于数据传输特性和封包结构的压缩方法第30-31页
     ·基于排序的数据算法第30-31页
     ·基于管道的数据压缩算法第31页
   ·基于时空相关的数据压缩方法第31-33页
     ·预测编码技术第31-32页
     ·时间序列线性拟合技术第32-33页
   ·分布式数据压缩算法第33-38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压缩算法第34-36页
     ·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的数据压缩第36-37页
     ·联合稀疏模型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压缩第39-51页
   ·网络编码第39-43页
     ·网络信息流第39-41页
     ·线性网络编码的优势第41-42页
     ·线性网络编码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编码方案第43-46页
     ·随机投影第43-44页
     ·数据包格式第44页
     ·编码过程第44-45页
     ·解码过程第45-46页
   ·算法描述第46-47页
   ·实验仿真与分析第47-50页
     ·性能指标第47页
     ·参数设置第47-48页
     ·仿真结果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51页
   ·后续工作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工作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可信中心动态秘密共享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RDF数据存储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