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四川宜宾落润乡方言被动句式和使役句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落润乡人文历史与方言的形成第7-14页
     ·地理人口简况第7-8页
     ·历史沿革第8-9页
     ·方言区属及特点第9-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4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关于“着“的创新研究第14-15页
     ·关于“喊”的创新研究第15页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15-16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语料来源第15-16页
   ·对本文写作体例的说明第16-17页
第2章 宜宾落润乡方言的被动句式第17-35页
   ·概说第17-18页
   ·被动句式一——“拿给”句第18-27页
     ·拿给”的双重性第19-21页
     ·被动标记“拿给”的来源第21-24页
     ·被动标记“拿给”的书写第24-25页
     ·“拿给”句的结构特点第25-27页
     ·“拿给”句的语用特点第27页
   ·被动句式二——“着”字句第27-33页
     ·“着”的多样性第27-28页
     ·被动标记“着”的读音和书写第28页
     ·被动标记“着”的来源第28-29页
     ·“着”字句的结构特点第29-32页
     ·“着”字句的语用特点第32-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宜宾落润乡方言的使役句式第35-45页
   ·概说第35页
   ·使役句式一——“等”字使役句第35-41页
     ·使役动词“等”的来源第36-39页
     ·“等”字使役句的结构特点第39-40页
     ·“等”字句的语用特点第40-41页
   ·使役句式二——“喊”字句第41-44页
     ·“喊”、“叫”的语义交叉第41-42页
     ·“喊”字句结构特点第42-43页
     ·“喊”字句的语用特点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尹文子》语言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论《公孙龙子》的语言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