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人工地层冻结法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人工地层冻结法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及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冻土温度场基本理论 | 第14-29页 |
·冻土的组成 | 第14-15页 |
·冻土的物理及力学性质 | 第15-21页 |
·相变特性 | 第15-16页 |
·物质迁移特性 | 第16-17页 |
·热物理特性 | 第17-18页 |
·冻土的力学性质 | 第18-21页 |
·人工地层冻结法的温度场分析 | 第21-29页 |
·冻土的形成 | 第21-22页 |
·冻结温度场形成 | 第22页 |
·冻结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冻结温度场分布规律 | 第25-27页 |
·冻结壁内平均温度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人工冻结法施工原理分析 | 第29-37页 |
·人工冻结法原理 | 第29页 |
·人工冻结法的优缺点 | 第29-30页 |
·人工冻结法的施工工艺 | 第30-31页 |
·人工冻结法设计及厚度计算理论 | 第31-35页 |
·冻土墙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冻土参数的设计 | 第32-33页 |
·冻土墙厚度计算 | 第33-35页 |
·冻结时间计算 | 第35页 |
·冻结壁的交圈时间 | 第35页 |
·冻结时间经验公式 | 第35页 |
·人工冻结法信息化施工技术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及热力学分析计算理论 | 第37-42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有限元法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 | 第37页 |
·有限元法计算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37-38页 |
·热力学分析计算理论 | 第38-42页 |
·ANSYS 热力学分析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水热力耦合理论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广州地铁三号线水平冻结法施工的应用 | 第42-46页 |
·工程概况 | 第42页 |
·暗挖冻结法施工方案的确定 | 第42-43页 |
·地面交通情况 | 第42页 |
·不良地质 | 第42-43页 |
·冻结制冷施工 | 第43页 |
·冻结施工与隧道掘砌施工的配合 | 第43页 |
·施工监测 | 第43-44页 |
·冻结壁设计 | 第44-46页 |
·冻结施工技术参数 | 第44页 |
·冻结壁初步计算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积极冻结期冻结壁温度场及土层位移规律数值分析 | 第46-59页 |
·有限元温度一应力双场耦合方法简介 | 第46页 |
·计算区域与计算参数确定 | 第46-48页 |
·计算区域确定 | 第46-47页 |
·初始条件 | 第47页 |
·计算参数确定 | 第47-48页 |
·温度场 ANSYS 数值模拟计算 | 第48-5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48-49页 |
·温度场模拟及积极冻结时间计算 | 第49-55页 |
·温度场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55页 |
·位移分析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隧道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第59-75页 |
·概述 | 第59页 |
·数值模拟参数输入 | 第59-61页 |
·隧道冻结法施工方案 | 第59页 |
·计算模型 | 第59页 |
·参数选取 | 第59-60页 |
·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60页 |
·本构模型的选择 | 第60-61页 |
·围岩应力分析 | 第61-66页 |
·第一主应力分析 | 第61-63页 |
·第三主应力分析 | 第63-64页 |
·剪应力分析 | 第64-66页 |
·位移场分析 | 第66-69页 |
·支撑内力分析 | 第69-74页 |
·轴力 | 第69-71页 |
·剪力 | 第71-73页 |
·弯矩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