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建筑论文

浙江古亭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研究背景第12-19页
     ·古今文献中关于浙江古亭的研究第12-14页
     ·古今代文献中关于亭的研究第14-18页
     ·古今文献中关于风景园林建筑的研究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研究的目的第19-20页
     ·研究的意义第20页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实地调研及采访第21页
     ·文献研究第21-23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23-24页
2 浙江古亭的概况第24-45页
   ·浙江古亭的起源和发展第24-35页
     ·秦及两汉(公元 219 年以前)第24页
     ·六朝至隋(220-618)第24-26页
     ·唐代(618-907 年以前)第26页
     ·吴越至南宋(907-1279 年)第26-30页
     ·元至明(1276-1616 年)第30-32页
     ·清(1616-1912 年)第32-34页
     ·民国(1912-1949 年)第34-35页
   ·浙江古亭遗存的分布与现状第35-44页
   ·浙江古亭的影响因素第44-45页
     ·自然因素第44页
     ·人文因素第44-45页
3 浙江古亭的形制研究第45-111页
   ·亭的造型形式第45-49页
     ·平面形式第45-46页
     ·立面形式第46-49页
   ·不同材料建造的亭第49-52页
   ·不同功能的亭第52-55页
   ·单体实例第55-92页
     ·攒尖顶的亭第55-60页
       ·杭州西湖开网亭第55-56页
       ·绍兴禹陵咸若亭第56-57页
       ·绍兴禹陵窆石亭第57-58页
       ·慈城慈湖师古亭第58-60页
     ·歇山顶的亭第60-75页
       ·绍兴土谷祠前戏亭第60-61页
       ·绍兴禹陵重修窆石亭碑亭第61-62页
       ·绍兴禹陵禹穴碑亭第62-63页
       ·绍兴禹陵岣嵝碑亭第63-64页
       ·绍兴禹陵乾隆御碑亭第64-65页
       ·绍兴运河园完节存孤亭第65-66页
       ·诸暨华国公别墅惜字亭第66-67页
       ·永嘉芙蓉村芙蓉亭第67-68页
       ·永嘉枫林镇芙蓉亭第68-69页
       ·永嘉苍坡村望兄亭第69-70页
       ·永嘉西源八角亭第70-71页
       ·宁波憩桥茶亭第71-72页
       ·宁波镇海建城纪念碑亭第72-73页
       ·宁波骆驼镇父子进士亭第73-75页
     ·悬山、硬山顶的亭第75-83页
       ·义乌“小康处”路亭第75-76页
       ·绍兴避塘石亭第76页
       ·绍兴运河园继志亭第76-77页
       ·绍兴泗龙桥迁善亭第77-78页
       ·绍兴万寿桥结缘亭第78-79页
       ·绍兴运河园闲亭第79-80页
       ·宁波亭溪岭祥云亭第80-81页
       ·宁波永丰桥亭第81页
       ·永嘉枫林镇坐爱亭第81-82页
       ·永嘉枫林镇浦亭三官亭第82-83页
     ·组合形式及特殊亭顶的亭第83-90页
       ·永嘉水云村赤水亭第83-84页
       ·缙云慕义桥亭第84-85页
       ·瑞安丰湖亭第85页
       ·嵊州迎恩亭第85-86页
       ·宁波古阿育王寺惠达大师墓亭第86-88页
       ·宁波它山遗德庙片石留香碑亭第88页
       ·宁波百鹅亭第88-89页
       ·苍南金山飞亭第89-90页
     ·拱券结构的亭第90-92页
       ·余姚瓜瓞亭第90-91页
       ·其他第91-92页
   ·细部装饰第92-110页
     ·木作构架第92-103页
       ·梁架第92-95页
       ·藻井、天花第95-101页
       ·其他构件第101-103页
     ·瓦作、石作装饰第103-110页
       ·瓦作第103-105页
       ·石作第105-109页
       ·其他第109-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4 浙江古亭的设计理法第111-141页
   ·浙江古亭的位置经营第111-132页
     ·亭与道路第111-112页
     ·亭与山第112-119页
     ·亭与水第119-132页
       ·井第119-120页
       ·泉第120-122页
       ·池、潭第122-124页
       ·瀑、涧第124-126页
       ·江、河第126-129页
       ·湖第129-131页
       ·海第131-132页
   ·浙江古亭的意境营造第132-139页
     ·万物生境第132-135页
     ·时空成境第135-139页
   ·小结第139-141页
5 浙江古亭的文化内涵第141-163页
   ·浙江古亭的自然美第141页
   ·浙江古亭的生活美第141-150页
     ·皇室生活第141-142页
     ·文人雅集第142-143页
     ·迎客接官第143-145页
     ·民间施助第145-148页
     ·民间祭祀第148-149页
     ·岁时娱乐第149-150页
   ·浙江古亭的情感美第150-153页
     ·浙江古亭与楹联第151-153页
     ·浙江古亭与诗文第153页
   ·浙江文化名亭第153-162页
     ·柯亭第153-154页
     ·兰亭第154-156页
     ·冷泉亭第156-157页
     ·化身亭第157-158页
     ·翠微亭第158页
     ·岣嵝碑亭第158-159页
     ·放鹤亭第159-160页
     ·慕才亭第160-161页
     ·惜字亭第161页
     ·风雨亭第161-162页
   ·小结第162-163页
6 浙江亭的保护与继承发展第163-180页
   ·浙江古亭的保护第163-166页
     ·浙江古亭的保护现状第163-164页
     ·浙江古亭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第164-165页
     ·浙江古亭保护的建议与策略第165-166页
   ·浙江古亭的继承发展第166-180页
     ·浙江现代仿古亭的建造第166-169页
     ·设计实例第169-180页
7 结语第180-181页
插图目录第181-190页
附录第190-208页
 附录一第190-194页
 附录二第194-195页
 附录三第195-196页
 附录四第196-198页
 附录五第198-202页
 附录六第202-208页
参考文献第208-213页
个人简介第213-214页
导师简介第214-215页
致谢第215-217页

论文共2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水系整治策略及技术研究
下一篇: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