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露天博物馆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目的第9页
     ·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3-16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文献综合第14页
       ·实地调研第14页
       ·学科综合第14页
       ·归纳演绎第14-15页
     ·论文框架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辨析及基础理论阐释第16-23页
   ·相关概念辨析第16-19页
     ·乡村第16-17页
     ·乡村景观第17-18页
     ·露天博物馆第18-19页
   ·乡村景观相关理论阐释第19页
   ·博物馆学相关理论阐释第19-21页
   ·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理论阐释第21-23页
3 杭州乡村景观中露天博物馆应用情况调查第23-47页
   ·杭州市概况第23-24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23页
     ·社会经济变迁第23-24页
     ·社会文化特征第24页
   ·调查点选择依据及调查点确定第24-28页
     ·选择依据第24-26页
     ·调查点确定第26-28页
   ·调查方法与内容第28页
     ·调查方法第28页
     ·调查内容第28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28-47页
     ·调查问卷分析第28-34页
     ·景观环境分析第34-45页
     ·现状总结第45-47页
4 乡村景观中露天博物馆应用的理论与方法第47-77页
   ·露天博物馆应用内涵第47-48页
   ·露天博物馆应用原则第48-49页
     ·文化地域性原则第48页
     ·原真乡土性原则第48页
     ·保护继承性原则第48-49页
     ·整体协调性原则第49页
     ·体验教育性原则第49页
   ·露天博物馆的表达方法第49-59页
     ·重塑设计第50-54页
       ·乡村意象重塑第50-52页
       ·乡村场景重塑第52-54页
     ·原物运用第54-59页
       ·原汁原味——保持本色,延续历史第55-57页
       ·原物重构——植根乡村,高于乡村第57-58页
       ·功能置换——变废为宝,塑造魅力第58-59页
   ·露天博物馆应用途径第59-77页
     ·景观风貌的保持与控制第59-62页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恢复第62-64页
     ·生产景观的保护与优化第64-66页
     ·居住景观的更新与营造第66-71页
     ·道路景观的保护与重塑第71-74页
     ·节点景观的激活与营造第74-75页
     ·文化景观的挖掘与利用第75-77页
5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一:图表目录第82-85页
附录二:调查问卷第85-86页
个人简介第86-87页
导师简介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古亭研究
下一篇:春季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