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杭州水系整治策略及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1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理论研究第10页
       ·实践案例研究第10-12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2-13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6页
     ·研究方法第13-15页
       ·文献归纳总结第13-14页
       ·实地调研第14页
       ·对比研究法第14页
       ·实例研究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概念辨析及理论介绍第16-20页
   ·城市水系整治概念界定第16页
     ·城市水系第16页
     ·城市水系空间第16页
     ·水系整治第16页
   ·水系整治的相关理论基础综述第16-20页
     ·景观生态学第16-17页
     ·城市更新第17-18页
     ·城市遗产保护第18-19页
     ·游憩学第19-20页
3 杭州水系的形成第20-27页
   ·钱塘江水系第20-23页
     ·钱塘江杭州城区段第21页
     ·萧绍平原河网第21-22页
       ·萧绍平原概况第21页
       ·萧绍平原主要水体及形成第21-22页
     ·杭州湾的形成第22-23页
   ·太湖水系第23-25页
     ·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区段的开凿第23页
     ·西湖的形成第23-24页
     ·城区主要河道的形成第24-25页
     ·西溪湿地的形成第25页
   ·城区人工湖泊、水库的开凿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4 杭州水系变迁及治理历程第27-46页
   ·萌芽阶段第27-28页
     ·钱唐县的设立第27-28页
     ·城中内河的出现第28页
   ·发展阶段第28-32页
     ·运河杭州段的演变第29-31页
       ·建立运河管理机构第29-30页
       ·增加运河支流航道第30-31页
       ·完善运河交通基础设施第31页
     ·西湖重要性的提高及治理第31页
     ·滨江及萧绍平原海防工程演进第31-32页
   ·鼎盛阶段第32-39页
     ·城区水系的治理第33-36页
       ·河流治理第33-34页
       ·西湖的整治第34-36页
       ·西溪的繁盛第36页
     ·水系景观要素的完备第36-39页
       ·桥梁第36-37页
       ·河流水系影响下的街巷第37-39页
       ·滨水绿地的建设第39页
   ·衰落阶段第39-41页
   ·现代杭州水系综合治理保护工程第41-45页
     ·治理保护动因分析第41-42页
     ·杭州水系主要综合治理工程概况第42-45页
       ·内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第42-43页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第43-44页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杭州水系现状调研第46-60页
   ·调查范围及选点概况第46-51页
   ·调查方法第51页
   ·问卷调查基础数据初步分析第51-55页
     ·被调查者特征第52页
       ·性别构成第52页
       ·居住地分布第52页
     ·被调查者对杭州水系认知程度及使用情况调查第52-55页
       ·杭州水系整体现状满意度调查第52-53页
       ·各区域居民对杭州各水系满意度调查第53-54页
       ·被调查者在滨水区活动内容调查第54页
       ·被调查者去滨水区游玩出行方式调查第54-55页
   ·杭州水系存在的普遍问题第55-58页
     ·水系景观改造力度不够且形式同质化第55-56页
     ·水系空间历史传承的断裂第56页
     ·钱塘江两岸形态关联的缺失第56-57页
     ·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退化第57-58页
     ·水环境生态建设薄弱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6 杭州水系整治策略第60-100页
   ·杭州水系整治整体策略第60-76页
     ·杭州水系互通共导第60-70页
       ·构建畅通的城市水系网络第60-64页
       ·构建完善的滨水空间交通体系第64-70页
     ·杭州水系生态共导第70-73页
       ·构建水系大尺度自然生态格局第70-71页
       ·水系生态的恢复第71-72页
       ·水系形态的控制及完善第72-73页
     ·杭州水系历史文化共导第73-76页
       ·水系遗产廊道的自然生态系统第74页
       ·水系文化遗产系统第74-75页
       ·水系遗产廊道支持系统第75-76页
   ·杭州水系整治局部策略第76-98页
     ·杭州河道整治策略第76-90页
       ·建成区河道第76-89页
       ·郊野河道第89-90页
     ·钱塘江沿岸滨水区整治策略第90-94页
     ·城市湖泊整治策略第94-96页
     ·湿地整治策略第96-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7 杭州水系整治技术研究第100-110页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第100-105页
     ·水体生态修复理念第100页
     ·技术类型第100-105页
       ·工程技术第100-102页
       ·生态技术第102-104页
       ·生物技术第104-105页
   ·生态驳岸工程第105-108页
     ·生态驳岸定义与作用第105页
       ·生态驳岸的定义第105页
       ·生态驳岸的作用第105页
     ·生态驳岸类型第105-108页
       ·自然原型驳岸第105-106页
       ·自然型驳岸第106-107页
       ·人工自然驳岸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0-113页
   ·结论第110-112页
   ·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6页
图片表格索引第116-121页
附录一:杭州水系调查问卷第121-122页
附录二:杭州水系调研情况第122-128页
附录三:运河杭州段相关历史遗产总表第128-135页
个人简介第135-136页
导师简介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交易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浙江古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