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研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研究 | 第14-16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内涵分析 | 第17-22页 |
一、有关概念辨析 | 第17-18页 |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本质 | 第18-19页 |
三、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 | 第19-22页 |
(一) 职前准备期 | 第20页 |
(二) 岗位适应期 | 第20页 |
(三) 称职期 | 第20-21页 |
(四) 成熟期 | 第21页 |
(五) 创造期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制度基础 | 第22-26页 |
(一) 校长资格制度 | 第22页 |
(二) 校长的选拔任用制度 | 第22-23页 |
(三) 校长培训制度 | 第23-24页 |
(四) 中小学校长评价制度 | 第24-25页 |
(五) 中小学校长晋升和薪酬激励制度 | 第25-26页 |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现状调查——以湖北省M市为例 | 第26-32页 |
(一)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第四章 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2-38页 |
一、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 | 第32-35页 |
(一) 对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规划问题 | 第32页 |
(二) 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问题 | 第32-34页 |
(三) 中小学校长组织发展问题 | 第34-35页 |
二、影响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原因 | 第35-38页 |
(一) 中小学校长对专业成长的目标意识淡薄 | 第35-36页 |
(二) 教育管理部门对校长专业成长的规划不到位 | 第36页 |
(三) 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法制建设滞后 | 第36-37页 |
(四) 缺乏完整的校长专业发展制度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的改进策略 | 第38-44页 |
一、中小学校长:要更新思想,强化专业成长的意识 | 第38-39页 |
(一) 提升对专业成长规划的认识 | 第38页 |
(二) 坚持校长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原则 | 第38-39页 |
(三)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 第39页 |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目标规划,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培训体系 | 第39-41页 |
(一) 确保校长的专业自主权,培养校长专业成长的主动性 | 第39-40页 |
(二) 教育行政部门要更新观念,创效校长培训机制,为校长的能力提升和知识结构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 第40-41页 |
三、校长专业组织:要增强自身建设,带动校长专业成长 | 第41-44页 |
(一) 校长专业组织的建设首先要获取政府在法律法规政策上的支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 第42页 |
(二) 集中各种资源,加快校长专业组织的发展 | 第42-43页 |
(三) 进一步扩展组织服务范围,完善组织功能 | 第43页 |
(四) 提高中小学校长专业组织的影响力,树立其在社会中的权威性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