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叶色突变基因al和yl的精细定位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5页
   ·叶色突变体的概述第9-11页
     ·叶色突变体的类型第9-10页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第10-11页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研究第11-12页
     ·细胞质遗传第11页
     ·细胞核遗传第11-12页
     ·核质基因互作第12页
   ·叶色突变体的分子机理研究第12-16页
     ·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突变第12-14页
     ·叶绿素分解代谢途径的基因突变第14-15页
     ·叶绿体发育途径相关基因突变第15页
     ·血红素-光敏色素生色团代谢途径的基因突变第15-16页
     ·编码其他叶绿体蛋白的基因突变第16页
     ·与光合系统无直接关系的基因突变第16页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研究第16-18页
     ·叶色突变体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第17页
     ·叶色突变体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第17-18页
   ·玉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第18-21页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第19-20页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第20页
     ·玉米基因的克隆研究进展第20-21页
   ·玉米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5-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三章 al 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的预测第27-45页
   ·供试材料第27页
     ·亲本自交系第27页
     ·田间试验和定位群体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36页
     ·玉米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检测第27-28页
     ·PCR 反应体系第28页
     ·PCR 反应程序第28-29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29-30页
     ·带型记录第30页
     ·分子标记第30-31页
     ·植物RNA 的提取、纯化和检测第31-32页
     ·RNA 反转为cDNA 方法第32-33页
     ·PCR 扩增基因片段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第33页
     ·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第33-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两个侧翼标记bnlg1064 和umc1026 的混合扩增第36页
     ·利用标记bnlg1064 和umc1026 筛选重组单株第36-37页
     ·基于玉米B73 全基因组序列上的分子标记开发第37-39页
     ·al 基因的精细定位第39页
     ·候选基因的预测与序列分析第39-42页
   ·讨论第42-45页
     ·提高精细定位的效率第42-44页
     ·定位群体的大小第44页
     ·后续研究工作设想第44-45页
第四章 yl 基因的精细定位第45-49页
   ·供试材料第45页
   ·实验方法第45页
     ·-4.2.5 基因组DNA 的提取,PCR 扩增和检测第45页
     ·分子标记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利用标记 um2160 和 7CH1-5 筛选重组单株第45-46页
     ·BAC-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第46页
     ·yl 基因的精细定位第46-47页
   ·讨论第47-49页
     ·表型鉴定第47页
     ·分子标记的开发第47-48页
     ·后续研究工作设想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al 基因的精细定位第49页
   ·al 基因候选基因的预测第49页
   ·yl 基因的精细定位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0页
Abstract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分子鉴定及PINA蛋白缺失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