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绪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价值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动宾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一章 动语素及其类型和特点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定义与命名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语素的符号 | 第24页 |
第三节 语素的语法类判定标准 | 第24-26页 |
第四节 动语素 | 第26-27页 |
第五节 动语素的典型性 | 第27-28页 |
第六节 现代汉语动语素 | 第28-31页 |
第七节 动语素的语义特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概况 | 第33-51页 |
第一节 汉语构词法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动宾式复合词的来源 | 第34页 |
第三节 判定标准 | 第34-37页 |
第四节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词表 | 第37页 |
第五节 子语法结构类型 | 第37-39页 |
第六节 动语素构造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能力 | 第39-51页 |
第三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一词多构现象分析 | 第51-59页 |
第一节 一词多构现象的实例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一词多构现象的原因、类型和评价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中的多构词 | 第53-59页 |
第四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词非动词性义项分析 | 第59-83页 |
第一节 词性与兼类 | 第59-65页 |
第二节 名词性义项的特点 | 第65-69页 |
第三节 形容词性义项的特点 | 第69-76页 |
第四节 副词性义项的特点 | 第76-79页 |
第五节 动词性义项与非动词性义项的关系 | 第79-83页 |
第五章 动宾式双音复合多义词分析 | 第83-93页 |
第一节 动宾式双音复合单义词与多义词 | 第84-86页 |
第二节 多义词义项产生的方法及义项间的关系 | 第86-93页 |
结论 | 第93-97页 |
附录一 现代汉语主要动语素表 | 第97-103页 |
附录二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动宾式双音复合词表 | 第103-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7-13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