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9-12页 |
| 绪论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 ·厌氧(水解酸化)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HRT对厌氧(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 第15-16页 |
| ·pH对厌氧(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 第16页 |
| ·温度对厌氧(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 第16页 |
| ·基质对厌氧(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 第16-17页 |
| ·厌氧(水解酸化)单元的效果评价指标 | 第17页 |
| ·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O_3及其联用技术 | 第17-19页 |
| ·膜处理 | 第19-20页 |
| ·矿物填料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纳管企业污染源调查和污水厂水质水量调查 | 第22-42页 |
| ·纳管企业污染源调查 | 第22-34页 |
| ·纳管污水来源情况 | 第22-23页 |
| ·印染企业水污染排放特征 | 第23-27页 |
| ·主要污染物分析 | 第27-28页 |
| ·各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情况 | 第28-31页 |
| ·对印染企业减排达标的建议 | 第31-34页 |
| ·以印染废水为主的集中式综合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调查 | 第34-40页 |
| ·洪溪污水厂生产情况 | 第34-35页 |
| ·集中式综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特点调查 | 第35-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高效水解反应器的开发 | 第42-56页 |
|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 ·内循环流量及方向的确定 | 第43-46页 |
|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 ·高效水解反应器启动与污泥驯化 | 第46-47页 |
| ·实验目的 | 第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不同进水流量下高效水解反应器对各出水指标的作用 | 第47-54页 |
| ·实验目的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洪溪污水厂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 第56-80页 |
| ·以O_3及O_3-H_2O_2氧化作为深度处理的中试实验 | 第56-64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56-5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 ·实验结论 | 第64页 |
| ·以O_3-BAF作为深度处理的中试实验 | 第64-68页 |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64-65页 |
| ·BAF塔接种培菌 | 第65-6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67页 |
| ·实验结论 | 第67-68页 |
| ·以MBR作为深度处理的中试实验 | 第68-78页 |
| ·实验装置 | 第68页 |
| ·实验方法 | 第68页 |
| ·污泥培养 | 第68-69页 |
| ·实验工艺参数控制 | 第69-70页 |
| ·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出水和配水的实验 | 第70-72页 |
| ·水解酸化+MBR深度处理洪溪污水厂初沉池出水 | 第72-74页 |
| ·好氧+MBR深度处理洪溪污水厂初沉池出水 | 第74-76页 |
| ·高效水解反应器+MBR深度处理以印染废水为主的综合废水 | 第7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作者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