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茄科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茄科植物 R 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第14-19页 |
·茄科植物 R 基因的进化 | 第19-22页 |
·茄科植物 R 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第22-23页 |
·R 基因介导的植物抗病反应 | 第23-26页 |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技术 | 第26-28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 第26页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 | 第26页 |
·cDNA 微阵列 | 第26-27页 |
·cDNA-AFLP 技术 | 第27-28页 |
·辣椒疫病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辣椒疫霉菌 | 第28-29页 |
·辣椒疫病抗性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研究 | 第32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辣椒 NBS 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 | 第34-46页 |
·材料与处理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引物设计 | 第35页 |
·辣椒总 RNA 提取 | 第35页 |
·cDNA 第一链合成 | 第35页 |
·RT-PCR 扩增 | 第35-36页 |
·PCR 产物回收、克隆及测序 | 第36页 |
·NCBI 数据库辣椒 NBS 类 RGAs 的获得 | 第36页 |
·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辣椒 NBS 类 RGAs 的克隆 | 第37-38页 |
·辣椒 NBS 类 RGAs 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38-42页 |
·重组及选择压力分析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同源序列法克隆 RGA | 第43-44页 |
·辣椒 RGAs 的应用 | 第44-46页 |
第三章 辣椒 Rpi-blb1 类同源基因克隆及分析 | 第46-61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50页 |
·DNA 提取 | 第46页 |
·RNA 提取 | 第46页 |
·反转录 | 第46页 |
·RACE-PCR 与 TAIL-PCR 扩增 | 第46-48页 |
·辣椒 Rpi-blb1 类同源基因的半定量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9页 |
·辣椒基因 Rpi-blb1 类同源基因全长的获得与序列分析 | 第50-53页 |
·半定量分析 | 第53页 |
·Rpi-blb1 同源基因在茄科植物中的进化分析 | 第53-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TAIL-PCR 结合 RACE 获得全长基因 | 第59页 |
·Rpi-blb1 同源基因的进化 | 第59-60页 |
·辣椒 Rpi-blb1 同源基因的功能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利用 cDNA-AFLP 技术分离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 | 第61-69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4页 |
·RNA 提取及双链 cDNA 合成 | 第61-62页 |
·酶切、连接、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刘珂珂 2009) | 第62-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酶切-连接、预扩增 | 第64页 |
·选择性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64页 |
·差异片段的回收、克隆及测序 | 第64-65页 |
·差异片段分析 | 第65-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信号转导 | 第67页 |
·防卫反应 | 第67-68页 |
·代谢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辣椒几个抗病相关基因全长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69-77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69页 |
·方法 | 第69-70页 |
·基因全长的获得 | 第69-70页 |
·序列分析 | 第70页 |
·表达分析 | 第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5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70-71页 |
·基因全长的获得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1-74页 |
·疫霉菌侵染下各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第六章 辣椒脂氧合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第77-88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78页 |
·实验方法 | 第78-79页 |
·总 RNA 的提取与 cDNA 合成 | 第78页 |
·CaLOX2 和 CaLOX3 基因的全长 cDNA 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78-79页 |
·定量分析 | 第7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9-85页 |
·CaLOX2、CaLOX3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79-80页 |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第80-82页 |
·基因的表达研究 | 第82-85页 |
·讨论 | 第85-88页 |
·CaLOX2 基因编码蛋白的细胞定位 | 第85页 |
·植物 LOX 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 第85-86页 |
·CaLOX2 和 CaLOX3 基因在不同诱导条件下的表达差异 | 第86页 |
·CaLOX2 基因可能参与茉莉酸合成 | 第86-87页 |
·CaLOX2 基因同时受 JA 和 SA 诱导表达 | 第87-88页 |
第七章 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研究辣椒几个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 | 第88-95页 |
·材料 | 第88-89页 |
·辣椒材料 | 第88-89页 |
·载体及菌株 | 第89页 |
·方法 | 第89-90页 |
·引物设计 | 第89页 |
·载体构建 | 第89页 |
·辣椒幼苗培养及接种 | 第89-90页 |
·沉默效率检测 | 第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3页 |
·病毒抑制载体的构建 | 第90-91页 |
·不同辣椒材料沉默 PDS 基因后表现 | 第91页 |
·沉默效率检测 | 第91-92页 |
·疫霉菌接种后表型观察 | 第92-93页 |
·讨论 | 第93-95页 |
第八章 黄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 CsPGIP 克隆与分析 | 第95-108页 |
·材料 | 第95-96页 |
·方法 | 第96-98页 |
·疫霉菌接种及水杨酸诱导处理 | 第96页 |
·PCR 扩增黄瓜 PGIP 基因 mRNA 序列及 DNA 序列 | 第96页 |
·PGIP 基因序列分析 | 第96-97页 |
·PGIP 启动子调控元件分析 | 第97页 |
·实时定量 PCR 分析 | 第97页 |
·PGIP 基因原核表达及对疫霉菌 PG 抑制作用 | 第97-9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8-106页 |
·CsPGIP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98页 |
·CsPGIP 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98-100页 |
·CsPGIP 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元件分析 | 第100-102页 |
·CsPGIP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02-104页 |
·CsPGIP 基因原核表达 | 第104-105页 |
·CsPGIP 蛋白对疫霉菌 PG 抑制作用 | 第105-106页 |
·讨论 | 第106-108页 |
第九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第108-110页 |
·全文结论 | 第108-109页 |
·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5页 |
附录 | 第125-129页 |
缩略词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作者简介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