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棉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棉铃虫羧酸酯酶表达及解毒作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50页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第18-20页
     ·概述第18页
     ·昆虫杆状病毒载体和外源基因表达第18-19页
     ·适于 BEVS 的昆虫细胞系第19-20页
   ·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生物化学第20-26页
     ·有机磷杀虫剂第20-23页
       ·概述第20-21页
       ·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机理第21页
       ·有机磷杀虫剂的代谢第21-23页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第23-26页
       ·天然除虫菊素第23页
       ·合成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第23-25页
       ·拟除虫菊酯作用机理第25页
       ·拟除虫菊酯的代谢第25-26页
   ·昆虫抗药性研究进展第26-47页
     ·昆虫靶标抗性第27-29页
       ·乙酰胆碱酯酶突变抗性第27页
       ·钠离子通道突变抗性第27-29页
       ·γ-氨基丁酸受体突变抗性第29页
     ·昆虫代谢抗性第29-47页
       ·细胞色素 P450介导的代谢抗性第29-32页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介导的农药代谢抗性第32-33页
       ·羧酸酯酶介导的代谢抗性第33-38页
       ·昆虫羧酸酯酶对杀虫剂代谢抗性的分子机制第38-41页
       ·昆虫羧酸酯酶介导的代谢抗性研究进展第41-45页
       ·昆虫羧酸酯酶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的解毒活性第45-47页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研究目的第47-50页
第二章 棉铃虫羧酸酯酶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第50-75页
   ·材料和方法第50-60页
     ·材料第50-51页
       ·棉铃虫羧酸酯酶基因第50-51页
       ·载体及昆虫细胞系第51页
       ·试剂及仪器第51页
     ·方法第51-60页
       ·酯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分析第51页
       ·引物设计第51-53页
       ·PCR 反应第53页
       ·琼脂糖电泳和 attb-PCR 产物回收纯化第53页
       ·BP 反应第53-54页
       ·转化第54页
       ·质粒提取及测序第54-55页
       ·昆虫细胞培养第55页
       ·LR 反应及转染第55-56页
       ·高效价重组病毒液制备第56-57页
       ·荧光定量 PCR 测定重组病毒液的效价第57-58页
       ·细胞收集及酯酶裂解液制备第58-59页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染色第59页
       ·酯酶对α-乙酸萘酯和 4-硝基苯基乙酸酯的酶促动力学测定第59-60页
   ·结果与分析第60-73页
     ·酯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序列特征分析第60-61页
     ·重组病毒效价第61-65页
     ·酯酶表达产物电泳图谱分析第65-69页
     ·酯酶对α-乙酸萘酯和 4-硝基苯基乙酸酯的酶促水解活性第69-73页
   ·小结与讨论第73-75页
     ·小结第73页
     ·讨论第73-75页
第三章 棉铃虫羧酸酯酶对有机磷的解毒作用第75-85页
   ·材料和方法第75-80页
     ·材料第75-76页
     ·方法第76-80页
       ·荧光法测定原理第76-78页
       ·酯酶浓度的测定第78-79页
       ·酯酶对 2 种有机磷底物酶促水解活性的测定第79-80页
   ·结果与分析第80-83页
     ·表达产物中酯酶浓度分析第80页
     ·酯酶对有机磷农药的酶促水解作用第80-83页
   ·小结与讨论第83-85页
     ·小结第83页
     ·讨论第83-85页
第四章 棉铃虫羧酸酯酶对氰戊菊酯及氯氰菊酯的解毒作用第85-97页
   ·材料和方法第85-90页
     ·材料第85-87页
       ·氰戊菊酯及氯氰菊酯立体异构体第85-86页
       ·氰戊菊酯及氯氰菊酯立体异构体类似物第86-87页
       ·仪器第87页
     ·方法第87-90页
       ·荧光法测定酯酶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类似物的水解活性第87-89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酯酶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异构体水解活性第89-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4页
     ·酯酶对氰戊菊酯 4 种异构体类似物的酶促水解活性第90页
     ·酯酶对顺式氰戊菊酯 2(S)-α(S)的解毒活性第90页
     ·酯酶对氯氰菊酯的 8 种异构体类似物的酶促水解活性第90-91页
     ·酯酶对氯氰菊酯 8 种异构体的解毒活性第91-94页
   ·小结与讨论第94-97页
     ·小结第94页
     ·讨论第94-97页
第五章 羧酸酯酶突变体的构建及对有机磷的解毒作用第97-117页
   ·材料与方法第97-103页
     ·材料第97-98页
       ·酯酶基因及突变试剂盒第97页
       ·仪器第97-98页
     ·方法第98-103页
       ·酯酶氧阴离子洞和酰基化口袋突变位点确定第98-101页
       ·突变引物设计第101页
       ·氨基酸定点突变第101页
       ·Dpn I 内切核酸酶消化第101-102页
       ·转化及突变序列验证第102页
       ·双位点氨基酸突变第102页
       ·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中的表达第102-103页
       ·突变体对α-乙酸萘酯和 4-硝基苯基乙酸酯的酶促水解活性测定第103页
       ·突变体对有机磷农药的代谢解毒活性测定第103页
   ·结果分析第103-112页
     ·突变体重组病毒的效价第103-104页
     ·突变酯酶的电泳图谱特征分析第104-105页
     ·酯酶氨基酸突变体对α-乙酸萘酯的酶促水解作用第105-106页
       ·酯酶氧阴离子洞突变第105页
       ·酯酶酰基化口袋突变第105-106页
       ·酯酶双位点突变第106页
     ·酯酶突变体对 4-硝基苯基乙酸酯酶促水解作用第106-108页
       ·酯酶氧阴离子洞突变第106-108页
       ·酯酶酰基化口袋突变第108页
       ·酯酶双位点突变第108页
     ·酯酶突变体对有机磷杀虫剂的代谢解毒作用第108-112页
       ·酯酶氧阴离子洞突变第108-110页
       ·酯酶酰基化口袋突变第110-112页
       ·酯酶双位点突变第112页
   ·小结与讨论第112-117页
     ·小结第112-113页
     ·讨论第113-117页
第六章 羧酸酯酶突变体对拟除虫菊酯的解毒作用第117-125页
   ·材料和方法第117页
   ·结果分析第117-122页
     ·酯酶突变体对氰戊菊酯 4 种异构体类似物的酶促水解活性第117-118页
     ·酯酶突变体对顺式氰戊菊酯异构体 2(S)-α(S) 的代谢解毒活性第118页
     ·酯酶突变体对氯氰菊酯的 8 种异构体类似物的酶促水解活性第118-119页
     ·酯酶突变体对氯氰菊酯 8 种异构体的代谢作用第119-122页
       ·酯酶氧阴离子洞突变第119页
       ·酯酶酰基化口袋突变第119页
       ·酯酶双位点突变第119-122页
     ·棉铃虫与铜绿蝇酯酶突变体对拟除虫菊酯代谢作用的比较第122页
   ·小结与讨论第122-125页
     ·小结第122-123页
     ·讨论第123-125页
第七章 羧酸酯酶解毒酶工程菌构建第125-132页
   ·材料和方法第125-128页
     ·材料第125页
     ·方法第125-128页
       ·引物设计第125-126页
       ·PCR 扩增及产物纯化第126页
       ·酶切和连接第126页
       ·转化和测序第126-127页
       ·解毒酶重组菌 Ecoli. BL21 的表达第127页
       ·菌体裂解和表达产物制备第127页
       ·表达产物中酯酶检测第127-128页
   ·结果分析第128-131页
     ·不含信号肽序列的酯酶基因 PCR 扩增结果及序列测定结果第128-130页
     ·不同表达条件下解毒酶工程菌表达结果第130-131页
   ·小结与讨论第131-132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第132-137页
   ·主要结论第132-133页
   ·论文创新点第133页
   ·讨论第133-136页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1页
图和表索引第151-153页
附录第153-156页
缩略语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作者简介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瓜食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的制备和致病性缺失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
下一篇:辣椒与黄瓜抗疫病相关基因克隆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