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综述部分 | 第14-41页 |
第一章 基因打靶技术在家畜新品种培育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41页 |
·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 | 第15-17页 |
·Holliday 模型 | 第15页 |
·Meselson-Radding 模型 | 第15-16页 |
·双链断裂模型 | 第16-17页 |
·单链退火模型 | 第17页 |
·基因打靶技术的分类 | 第17-18页 |
·基因敲除 | 第17页 |
·基因靶向整合 | 第17-18页 |
·基因定点修饰 | 第18页 |
·条件型基因打靶 | 第18页 |
·RNA 干扰技术 | 第18页 |
·基因打靶技术在家畜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影响基因打靶效率的因素 | 第19-26页 |
·靶位点的选择 | 第19-20页 |
·基因打靶载体 | 第20-21页 |
·基因打靶受体细胞 | 第21-23页 |
·细胞转染 | 第23页 |
·阳性细胞的富集 | 第23-24页 |
·体细胞核移植 | 第24-26页 |
·提高打靶效率的策略 | 第26-41页 |
·基因打靶载体方面 | 第26-27页 |
·细胞方面 | 第27-30页 |
·位点特异性重组酶 | 第30-32页 |
·人工核酸酶 | 第32-41页 |
试验研究 | 第41-90页 |
第二章 人α-乳白蛋白基因及其 cDNA 的克隆 | 第41-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页 |
·人α-乳白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41-42页 |
·细胞培养 | 第42-43页 |
·替代细胞的制备 | 第43页 |
·hALA cDNA 的克隆 | 第43-44页 |
·结果 | 第44-46页 |
·hALA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4页 |
·山羊耳组织成纤维细胞及 HEK293 细胞的培养 | 第44-45页 |
·替代细胞的制备 | 第45页 |
·hALA cDNA 的克隆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β-乳球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 第49-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3页 |
·血样及细胞 | 第50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5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页 |
·双荧光腺病毒穿梭载体构建及功能验证 | 第50-51页 |
·β-乳球蛋白基因调控序列的克隆 | 第51-52页 |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52页 |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滴度测定 | 第52页 |
·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 | 第52-53页 |
·启动子功能验证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双荧光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验证 | 第53-54页 |
·山羊 BLG 5’端调控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54-55页 |
·BLG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 | 第56页 |
·上皮细胞的培养 | 第56页 |
·BLG 基因 5’端调控序列功能验证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靶向山羊 -乳球蛋白基因座位的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60-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5页 |
·血样 | 第61页 |
·质粒及菌株材料 | 第61页 |
·其他试剂 | 第6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1页 |
·血液基因组提取 | 第61页 |
·相关 DNA 片段的克隆 | 第61-62页 |
·基因打靶载体 pBAT 的构建 | 第62-63页 |
·双阳性筛选标记打靶载体的构建 | 第63页 |
·基因打靶载体 pBATM 的构建 | 第63页 |
·基因打靶载体 pBAcT 的构建 | 第63-64页 |
·基因打靶载体中 loxp 生物活性的鉴定 | 第64页 |
·打靶载体中目的基因表达鉴定 | 第64-65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65-69页 |
·相关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第65页 |
·基因打靶载体 pBAT 的构建 | 第65-66页 |
·双阳性打靶载体 pBATGFP 的构建 | 第66-67页 |
·基因打靶载体 pBATM 的构建 | 第67-68页 |
·基因打靶载体 pBAcT 的构建 | 第68页 |
·基因打靶载体中 loxp 生物活性鉴定 | 第68页 |
·基因打靶载体中目的基因表达验证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基因打靶细胞的筛选及鉴定 | 第72-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5页 |
·试剂 | 第72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72页 |
·基因打靶质粒的准备 | 第72-73页 |
·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生长特性分析 | 第73页 |
·G418 最佳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73页 |
·细胞转染参数优化 | 第73-74页 |
·阳性细胞筛选 | 第74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74-75页 |
·结果 | 第75-79页 |
·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培养 | 第75-76页 |
·G418 最佳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76页 |
·电转参数的优化 | 第76-77页 |
·基因打靶细胞的筛选 | 第77-78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体细胞核移植生产基因打靶山羊 | 第82-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试剂 | 第8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2页 |
·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 | 第82-83页 |
·成熟卵母细胞的去核 | 第83页 |
·核移植、融合与激活 | 第83页 |
·克隆囊胚的移植与妊娠检测 | 第83-84页 |
·转基因山羊的 PCR 和 Southern 鉴定 | 第84-85页 |
·结果 | 第85-88页 |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第85页 |
·基因打靶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 | 第85-86页 |
·基因打靶克隆胚胎的移植 | 第86-87页 |
·基因打靶山羊的鉴定 | 第87-88页 |
·讨论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