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20页 |
1.2.1 爆炸成型毁伤元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爆轰波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4 多模战斗部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战斗部结构设计 | 第22-34页 |
2.1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战斗部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2.2 本文所采用的数值仿真算法 | 第23-24页 |
2.3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战斗部的数值模型建立 | 第24-28页 |
2.3.1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战斗部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2.3.2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战斗部的材料模型选取 | 第25-28页 |
2.4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毁伤元成型过程数值模拟 | 第28-32页 |
2.4.1 PELE模式毁伤元成型 | 第28-30页 |
2.4.2 EFP模式毁伤元成型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复合装药结构爆轰波传播过程研究 | 第34-50页 |
3.1 复合装药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3.1.1 装药的金属加速特性 | 第34-35页 |
3.1.2 装药的做功特性 | 第35-36页 |
3.2 复合装药结构爆轰波数值模拟 | 第36-42页 |
3.2.1 PELE模式爆轰波数值模拟 | 第36-39页 |
3.2.2 EFP模式爆轰波数值模拟 | 第39-42页 |
3.3 内、外装药爆速差对爆轰波传播及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42-48页 |
3.3.1 PELE模式爆轰波形与毁伤元成型对比 | 第42-45页 |
3.3.2 EFP模式爆轰波形与毁伤元成型对比 | 第45-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隔板对爆轰波传播与双模毁伤元成型的影响研究 | 第50-76页 |
4.1 药型罩微元压垮速度计算模型 | 第50-53页 |
4.1.1 爆轰波作用下罩微元初始压垮速度理论计算模型 | 第50-51页 |
4.1.2 马赫波作用下罩微元初始压垮速度理论计算模型 | 第51-53页 |
4.2 爆轰波阵面与罩外壁面夹角计算的模型 | 第53-55页 |
4.2.1 无隔板时爆轰波阵面与罩外壁面的夹角计算 | 第53-54页 |
4.2.2 有隔板时爆轰波阵面与罩外壁面的夹角计算 | 第54-55页 |
4.3 EFP模式下隔板直径与位置对毁伤元成型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55-65页 |
4.3.1 隔板距外层罩距离为10mm时毁伤元成型过程模拟 | 第55-57页 |
4.3.2 隔板位置对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3 隔板直径为50mm时毁伤元成型过程模拟 | 第60-62页 |
4.3.4 隔板直径对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 PELE模式下隔板直径与位置对毁伤元成型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65-74页 |
4.4.1 隔板距外层罩距离为10mm时毁伤元成型过程模拟 | 第65-67页 |
4.4.2 隔板位置对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67-70页 |
4.4.3 隔板直径为50mm时毁伤元成型过程模拟 | 第70-72页 |
4.4.4 隔板直径对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72-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5 药型罩材料对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76-96页 |
5.1 装药结构参数优化 | 第76-78页 |
5.2 药型罩材料对PELE模式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78-86页 |
5.2.1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成型结果 | 第78-84页 |
5.2.2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成型对比分析 | 第84-86页 |
5.3 药型罩材料对EFP模式毁伤元成型的影响 | 第86-94页 |
5.3.1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成型结果 | 第86-93页 |
5.3.2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成型对比分析 | 第93-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6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毁伤元对靶板的侵彻性能研究 | 第96-123页 |
6.1 横向效应增强型双模毁伤元侵彻有限厚度靶板的仿真方案设计 | 第96-97页 |
6.2 PELE毁伤元对薄靶的侵彻性能研究 | 第97-108页 |
6.2.1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侵彻结果 | 第97-107页 |
6.2.2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侵彻对比分析 | 第107-108页 |
6.3 EFP模式毁伤元对厚靶的侵彻性能研究 | 第108-122页 |
6.3.1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侵彻结果 | 第108-120页 |
6.3.2 不同内、外罩材料组合的毁伤元侵彻对比分析 | 第120-12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3-124页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