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粘滞阻尼器在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中的减震控制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5页
1 绪论第15-41页
   ·研究背景第15-18页
   ·结构振动控制方法第18-24页
     ·被动控制第18-21页
     ·主动控制第21-22页
     ·半主动控制第22页
     ·混合控制第22-23页
     ·智能控制第23-24页
   ·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现状第24-29页
   ·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第29-36页
     ·弦支穹顶结构的特点第29-31页
     ·弦支穹顶结构在国内外工程中的应用第31-33页
     ·弦支穹顶结构的研究现状第33-36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8-41页
2 粘滞阻尼减震体系设计思想与多维一致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第41-53页
   ·粘滞阻尼器性能第41-42页
     ·基本构造第41页
     ·粘滞阻尼器计算模型第41-42页
   ·减震被动控制原理第42-43页
   ·粘滞阻尼减震体系的设计方法第43-45页
     ·时程分析法第43页
     ·能量设计法第43-45页
   ·多维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第45-47页
     ·时程分析法第46-47页
   ·多维一致地震的分析方法第47-51页
     ·Wilson-θ法第48-50页
     ·Newmark- β法[52]第50-51页
     ·本文采用的方法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3 K6 型弦支穹顶结构的自振特性第53-60页
   ·结构的动力概述第53-54页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54-56页
     ·K6 弦支穹顶结构有限元模型第54-56页
     ·预应力引入第56页
   ·K6 型弦支穹顶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第56-58页
     ·弦支穹顶结构的自振频率分析第56-57页
     ·弦支穹顶结构的振型分布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4 三维地震作用下 K6 型弦支穹顶结构减震模拟分析第60-98页
   ·地震波的选取方法第60-61页
   ·地震波的调整第61-62页
   ·弦支穹顶结构的单维和多维一致地震响应分析第62-68页
     ·结构在单维和三维地震作用下位移比较第62-65页
     ·结构在单维和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比较第65-68页
   ·不同位置附加粘滞阻尼器被动控制减震体系分析第68-88页
     ·粘滞阻尼器参数选择、数量确定及布置原则第68-70页
     ·径向拉索附加粘滞阻尼器减震体系的分析第70-74页
     ·撑杆附加粘滞阻尼器减震体系的分析第74-77页
     ·上层网壳径杆附加粘滞阻尼器减震体系的分析第77-81页
     ·端部径向拉索附加粘滞阻尼器减震体系的分析第81-84页
     ·粘滞阻尼器不同设置位置减震效果比较第84-88页
   ·不同阻尼系数减震效果分析第88-91页
   ·不同矢跨比减震效果分析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8页
5 工程实例分析第98-121页
   ·有限元模型建第98-102页
   ·葵花 5 型弦支穹顶结构在有控和无控条件下地震响应分析70第102-109页
   ·阻尼器在葵花 5 型弦支穹顶结构中不同位置减震效果比较第109-114页
   ·不同阻尼系数减震效果分析第114-115页
   ·不同矢跨比减震效果分析第115-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1-127页
   ·结论第121-125页
   ·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作者简历第135-13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区建筑物抗震抗变形双重保护装置减震分析
下一篇:高层建筑在干扰效应下的舒适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