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6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的方法及措施 | 第16-19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方法及措施 | 第17-18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 第18-19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的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采动区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采动区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 第21-22页 |
·采动区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第23-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2 采动区开采沉陷变形对建筑物的损害分析 | 第26-35页 |
·采动区地表移动变形 | 第26-27页 |
·采动区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27-29页 |
·地下煤炭开采对建筑物影响的算例分析 | 第29-34页 |
·煤炭开采区概况 | 第29-31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第35-50页 |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 第36-37页 |
·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 | 第37-45页 |
·土的动力本构关系 | 第38-39页 |
·土的本构关系的力学模型 | 第39-42页 |
·土动力学模型 | 第42-45页 |
·采动区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45-47页 |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区建筑物的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基于建筑减隔震技术的采动区建筑物双重保护措施与方法 | 第50-62页 |
·建筑隔震技术概要 | 第51-54页 |
·基于建筑隔震技术的采动区建筑物双重保护技术 | 第54-55页 |
·基于建筑隔震技术的采动区建筑物动力学方程 | 第55-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采动区建筑物半主动双重保护装置的设计与理论分析 | 第62-97页 |
·采动区建筑物半主动双重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 第62-64页 |
·水平隔震支座(内含 SMA)的设计 | 第64-71页 |
·铅芯橡胶支座的构造特性 | 第65-66页 |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力学性能的理论分析 | 第66-71页 |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构造要求 | 第71页 |
·半主动控制技术 | 第71页 |
·蝶形弹簧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第71-77页 |
·蝶形弹簧的构造要求 | 第72-73页 |
·蝶形弹簧的分类和组成形式 | 第73-74页 |
·碟形弹簧的分析与设计 | 第74-76页 |
·标准碟形弹簧选择 | 第76-77页 |
·碟形弹簧在隔震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 | 第77-78页 |
·碟形弹簧的特性在隔震体系中的功能作用 | 第77页 |
·蝶形弹簧的力学性能分析和设计 | 第77-78页 |
·粘滞耗能减振阻尼器的设计 | 第78-86页 |
·粘滞耗能阻尼器的分类 | 第78-80页 |
·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 | 第80-83页 |
·粘滞阻尼器的理论分析 | 第83-85页 |
·粘滞耗能阻尼器的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85-86页 |
·采动区半主动双重保护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 第86-95页 |
·采动区抗震抗变形双重保护支座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87-88页 |
·采动区双重保护装置的的滞回性能分析 | 第88-94页 |
·结果分析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6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采动区建筑物半主动双重保护装置减震分析 | 第97-120页 |
·引言 | 第97-98页 |
·采动区建筑物有限元模型 | 第98-101页 |
·有限元分析中边界的处理 | 第98页 |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98-99页 |
·不同保护条件下采动区建筑物模态分析 | 第99-101页 |
·采动区建筑物地震响应分析 | 第101-105页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101-102页 |
·地震波的选择和修正 | 第102-105页 |
·采动区地震—开采沉陷变形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受力分析 | 第105-108页 |
·采动区建筑物半主动双重保护装置减震分析 | 第108-118页 |
·不同保护方式采动区建筑物地震响应分析 | 第108-112页 |
·阪神地震波作用下采动区建筑物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 第112-115页 |
·集集地震波作用下采动区建筑物动力响应时程分析 | 第115-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主要结论 | 第120-122页 |
·研究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作者简历 | 第128-13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