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 | 第11页 |
·企业集团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 | 第11-12页 |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重点的选择 | 第12-13页 |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价 | 第13页 |
·拟研究的问题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4-15页 |
2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基于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视角 | 第15-27页 |
·企业集团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含义和特点 | 第15-17页 |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含义 | 第15页 |
·企业集团的特点 | 第15-16页 |
·企业集团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 第16-17页 |
·内部审计视角下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 | 第17-21页 |
·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 | 第17页 |
·本研究中对“子公司”的界定 | 第17-18页 |
·企业集团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特点 | 第18-19页 |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辨析 | 第19页 |
·内部审计的评价和改进效应 | 第19-21页 |
·内部审计的工作视角 | 第21-27页 |
·企业集团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立体式设计 | 第21-24页 |
·内部审计的视角分析 | 第24-27页 |
3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方案设计——基于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视角 | 第27-44页 |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支持条件 | 第27-29页 |
·企业集团母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模式 | 第27-28页 |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部门的权责界定 | 第28-29页 |
·内部审计准备阶段应当关注的问题 | 第29-33页 |
·内部审计评价重点的确定 | 第29-30页 |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和人员安排 | 第30-32页 |
·内部审计部门的行权制度安排 | 第32-33页 |
·内部审计评价阶段的方案设计 | 第33-43页 |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评价框架设计 | 第33-42页 |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42-43页 |
·内部审计发挥改进效应的途径设计 | 第43-44页 |
·提出建议 | 第43页 |
·协助实施 | 第43页 |
·执行效果审查 | 第43-44页 |
4 HF 集团“对子公司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现状 | 第44-52页 |
·HF 集团概况 | 第44-48页 |
·HF 集团宏观环境简介 | 第44-45页 |
·HF 集团微观环境简介 | 第45-48页 |
·HF 集团对子公司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现状 | 第48-52页 |
·HF 集团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48-50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的现状和评价 | 第50-52页 |
5 HF 集团内部审计方案设计——基于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视角 | 第52-67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的支持条件 | 第52-53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设计 | 第52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权责界定 | 第52-53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 | 第53-59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 | 第53-54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形式和人员安排设计 | 第54-56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针对“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行权制度安排 | 第56-58页 |
·项目准备阶段流程图 | 第58-59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评价阶段设计 | 第59-65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评价“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设计 | 第59-64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评价过程的几点注意 | 第64-65页 |
·HF 集团内部审计发挥改进效应的途径设计 | 第65-67页 |
·规定“提出建议”的提交程序 | 第65页 |
·规定“协助实施”的内部审计要求 | 第65-66页 |
·执行效果审查 | 第66-67页 |
6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