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关于货币错配的内涵 | 第14-15页 |
·关于货币错配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16页 |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货币错配程度的测度 | 第19-28页 |
·货币错配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 | 第19-22页 |
·原罪指标 | 第19-20页 |
·MISMATCH 指标 | 第20页 |
·净外币资产或负债头寸指标 | 第20页 |
·实际货币错配总额指标 | 第20-21页 |
·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 | 第21-22页 |
·货币错配程度的测度 | 第22-28页 |
·实际货币错配总额指标的测算 | 第22-24页 |
·综合货币错配绝对量指标的测度 | 第24-28页 |
第3章 货币错配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 | 第28-35页 |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关系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 第28-29页 |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说 | 第29-31页 |
·货币错配下货币供求的理论分析 | 第31-32页 |
·负风险溢价理论 | 第31页 |
·货币政策两难——流动性陷阱 | 第31-32页 |
·基于货币政策有效性视角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供给的分析 | 第32-35页 |
·货币错配对货币供给可控性的影响 | 第33页 |
·货币错配对货币供给可测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4章 货币错配影响货币供给的实证分析 | 第35-45页 |
·方法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 第35-36页 |
·方法选择 | 第35页 |
·数据说明 | 第35-36页 |
·基于 AECM 指标的实证分析 | 第36-40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36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6-37页 |
·协整检验 | 第37-38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8-39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9-40页 |
·基于 ACMAQ 指标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0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0页 |
·协整检验 | 第40-42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2-43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