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 第11-16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11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 | 第11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 第11-14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第14-16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 | 第16-17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 | 第17-19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 第19-21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与纯化 | 第21-23页 |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23-24页 |
·菌株发酵产物鉴定、结构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 | 第24页 |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第2章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器材 | 第26-27页 |
·分离材料 | 第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 | 第27-28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高产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28页 |
·表面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菌株 BS8-17 的鉴定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 | 第29-31页 |
·菌株 BS8-17 的鉴定 | 第31-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菌株 BS8-17 发酵产物的鉴定与理化性质研究 | 第37-46页 |
·引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菌种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38页 |
·器材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培养方法 | 第38页 |
·菌株 BS8-17 产物的提取与纯化 | 第38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带电性能的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发酵产物中糖组分的分析方法 | 第39页 |
·产物的薄层层析(TLC) | 第39页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9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量分析 | 第39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带电性能的检测 | 第40-41页 |
·发酵产物中糖组分分析 | 第41页 |
·菌株 BS8-17 产物的薄层层析 | 第41-42页 |
·菌株 BS8-17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量分析 | 第42-43页 |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43页 |
·盐浓度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43-44页 |
·pH 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44页 |
·BS8-17 的乳化能力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菌株 BS8-17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6-60页 |
·引言 | 第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实验菌种 | 第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器材 | 第47页 |
·培养基 | 第47页 |
·培养方法 | 第47页 |
·菌株 BS8-17 的发酵进程 | 第47页 |
·菌株 BS8-17 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7页 |
·培养条件优化 | 第47-48页 |
·培养基组分优化 | 第48-49页 |
·结果 | 第49-58页 |
·菌株 BS8-17 的发酵进程 | 第49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9-50页 |
·培养条件优化 | 第50-53页 |
·培养基组分优化实验 | 第53-58页 |
·优化前后菌株 BS8-17 发酵进程的比较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