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3页 |
·翻译能力与外语其它方面能力的关系 | 第13-14页 |
·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新时期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出发点 | 第15页 |
·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翻译教学概论 | 第17-30页 |
·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 第17页 |
·直接法 (Direct Method) | 第17页 |
·视听法 (Audio-visual Method) | 第17-18页 |
·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 第18页 |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 TPR) | 第18页 |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第18-19页 |
·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 第19页 |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 第19页 |
·各种教学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适度运用翻译教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手段 | 第20-24页 |
·语法翻译法的发展与影响 | 第20-21页 |
·适度渗透翻译教学 | 第21页 |
·适度运用翻译教学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 第21-22页 |
·适度运用翻译教学与交际法 | 第22-23页 |
·适度运用翻译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法 | 第23-24页 |
·对上述几种教学法的思考 | 第24页 |
·二语习得理论与适度运用翻译教学 | 第24-26页 |
·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适度运用翻译教学对于二语习得的作用 | 第25-26页 |
·适度运用翻译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 第26-30页 |
·适度翻译与词汇教学 | 第26-27页 |
·适度翻译与语法教学 | 第27-28页 |
·适度翻译与阅读教学 | 第28页 |
·适度翻译与写作教学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高中阶段翻译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思考 | 第30-37页 |
·基本翻译理论 | 第30-33页 |
·翻译原则与标准 | 第30-31页 |
·翻译策略 | 第31页 |
·翻译过程 | 第31-32页 |
·语言、文化、翻译与审美 | 第32页 |
·译者的主体性 | 第32-33页 |
·英汉语言异同与主要翻译技巧 | 第33-34页 |
·英汉语言异同 | 第33页 |
·主要翻译技巧 | 第33-34页 |
·翻译原则、策略、技巧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 第34-35页 |
·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 | 第34页 |
·功能对等原则在高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高中阶段翻译教学方法的思考 | 第35-37页 |
·高中翻译教学策略 | 第35页 |
·方法指导 | 第35-36页 |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37-49页 |
·调查问卷 | 第37页 |
·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37页 |
·问卷设计 | 第37页 |
·访谈 | 第37-38页 |
·访谈目的与对象 | 第37-38页 |
·问题设计 | 第38页 |
·教学实验 | 第38-40页 |
·教学实验目的和对象 | 第38页 |
·实验研究问题及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过程 | 第39-40页 |
·课程实例 | 第40-49页 |
·The Teaching Plan | 第41-47页 |
·教学反思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研究小结 | 第49-50页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50页 |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实验班与对照班统计数据比较 | 第50-53页 |
·实验结论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一 | 第58-59页 |
附录二 | 第59-60页 |
附录三 | 第60-62页 |
附录四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