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白芥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机理 | 第11-13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 第11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1-12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水势的影响 | 第12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的影响 | 第12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第12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12-13页 |
·干旱胁迫对植物信号传导的影响 | 第13页 |
·植物体内多胺硏究进展 | 第13页 |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蛋白质组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 第14-18页 |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 第14-17页 |
·质谱技术 | 第17页 |
·蛋白质芯片技术 | 第17-18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18页 |
·蛋白组学发展趋势 | 第18页 |
·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干旱程度与白芥叶片中多胺积累的协同关系 | 第2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试剂及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 第2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实验设计 | 第22页 |
·白芥叶片中多胺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2页 |
·干旱胁迫下白芥叶片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 第22-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试剂及实验过程中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 第23-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3-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白芥叶片蛋白质提取 | 第28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8页 |
·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分析 | 第28页 |
·蛋白质鉴定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干旱程度与白芥叶片中多胺积累的协同关系 | 第29-33页 |
·白芥耐旱性观测 | 第29-30页 |
·多胺测定 | 第30-33页 |
·干旱胁迫下白芥叶片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 第33-42页 |
·蛋白浓度定量 | 第34-35页 |
·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图像分析 | 第35-36页 |
·质谱分析及蛋白鉴定 | 第36-42页 |
4 讨论 | 第42-45页 |
·材料选择 | 第42页 |
·多胺含量变化分析 | 第42-43页 |
·差异蛋白及表达量分析 | 第43页 |
·差异蛋白鉴定与功能预测 | 第43-44页 |
·白芥抗旱机理推测 | 第44页 |
·对于以后研究的意义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