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山区桥梁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第11-14页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原理第11-12页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第12-14页
   ·减隔震桥梁震害实例第14-18页
   ·各国桥梁隔震设计分析方法第18-20页
     ·美国桥梁抗震规范(AASHTO)第18-19页
     ·日本桥梁抗震规范第19-20页
     ·中国桥梁抗震规范第20页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工作第20-23页
     ·选题背景第20-21页
     ·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减隔震桥梁设计与建模第23-39页
   ·减隔震桥梁的设计方法第23-25页
     ·抗震性能准则第23页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设计第23-24页
     ·原型试验要求第24-25页
   ·减隔震桥梁分析模型第25-31页
     ·减隔震桥梁非线性分析模型第25-26页
     ·纤维单元模型简介第26-29页
     ·钢筋混凝土桥墩非线性分析模型第29页
     ·支座的力学模型第29-31页
   ·减隔震桥梁设计案例第31-33页
   ·减隔震桥梁隔震效果的讨论:关于隔震度第33-38页
     ·隔震度定义及规范规定第33-34页
     ·隔震度的计算第34-35页
     ·隔震度与刚度比参数的关系第35-37页
     ·隔震度与支座变形的关系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减隔震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第39-67页
   ·输入地震波第39-40页
   ·E1地震作用下减隔震桥梁抗震性能第40-46页
     ·减隔震桥梁性能状态分析第40-41页
     ·支座分担变形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第41-43页
     ·支座分担惯性力的比较第43-46页
   ·E2地震作用下减隔震桥梁抗震性能第46-51页
     ·减隔震桥梁损伤状态分析第46-48页
     ·支座分担变形的比较第48-51页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与板式橡胶支座桥梁地震损伤比较第51-65页
     ·板式橡胶支座桥梁性能状态分析第51-53页
     ·桥墩侧移角比较分析第53-55页
     ·曲率延性系数比较分析第55-57页
     ·混凝土和钢筋最大应变比较分析第57-62页
     ·支座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比较分析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减隔震桥梁抗震性能第67-103页
   ·输入地震波第67-69页
   ·桥梁案例和自振特性分析第69-70页
   ·不同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梁损伤分析第70-72页
   ·不同类型地震波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比较第72-85页
     ·桥梁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损伤指标平均值的分析和比较第72-79页
     ·桥梁在损伤最大的地震波作用下损伤指标的分析和比较第79-85页
   ·桥梁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比较第85-102页
     ·同类地震波作用下桥梁损伤指标平均值的分析和比较第85-92页
     ·损伤最大地震波作用下桥梁损伤指标的分析和比较第92-98页
     ·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桥徵部分时程结果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研究所履历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桥梁检测评估方法
下一篇: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对辽宁省对外贸易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