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0-11页 |
2 精益生产方式概述 | 第11-16页 |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涵义 | 第11-12页 |
·精益生产的原则 | 第12-13页 |
·国内外精益生产的研究和运用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和运用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和运用现状 | 第14-16页 |
3 企业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企业生产类型定位 | 第16-17页 |
·企业生产能力现状 | 第17-18页 |
·企业硬件能力 | 第17页 |
·技术支持能力 | 第17-18页 |
·产品与产量 | 第18页 |
·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推行精益生产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1页 |
4 精益生产的启动工作 | 第21-27页 |
·确定试点单位 | 第21页 |
·具体实施策略 | 第21-24页 |
·组织动员工作 | 第21-22页 |
·聘请国外专家指导 | 第22页 |
·大力开展内部培训 | 第22-23页 |
·建立团队 | 第23-24页 |
·生产现状调查 | 第24-26页 |
·建立调查表 | 第24-25页 |
·统计调查表 | 第25-26页 |
·设定目标 | 第26-27页 |
5 推行精益生产的实施方案与措施 | 第27-45页 |
·全面推进“6S”管理 | 第27-28页 |
·“6S”管理核心 | 第27页 |
·“6S”管理具体实施内容 | 第27-28页 |
·目视管理 | 第28-31页 |
·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的公开化 | 第28-29页 |
·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的图表化 | 第29页 |
·与定置管理相结合,实现视觉显示信息的标准化 | 第29页 |
·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于使用方便化 | 第29-30页 |
·物品的码放和运送的数量标准化 | 第30页 |
·现场人员着装的统一化 | 第30-31页 |
·生产计划管理 | 第31-32页 |
·单件流生产 | 第32-33页 |
·生产同步化 | 第32页 |
·生产均衡化 | 第32页 |
·按加工工序排列设备 | 第32-33页 |
·按“U”型布置设备及人员 | 第33页 |
·标准化操作 | 第33-34页 |
·动作标准化 | 第33-34页 |
·操作标准化 | 第34页 |
·工艺改进 | 第34-37页 |
·转换加工基准 | 第34-35页 |
·调整加工程序 | 第35页 |
·改变加工路线 | 第35-36页 |
·优化加工参数 | 第36-37页 |
·开展并行工程 | 第37-38页 |
·质量改善 | 第38-41页 |
·提高检测技能 | 第38-40页 |
·质量防范措施 | 第40-41页 |
·工装改进 | 第41-44页 |
·刀具的改进措施 | 第41-42页 |
·夹具的改进措施 | 第42-44页 |
·统计设备利用率 | 第44-45页 |
6 精益改善效果评估 | 第45-55页 |
·效果评估 | 第45-52页 |
·生产周期的效果评估 | 第45-46页 |
·质量指标的效果评估 | 第46-49页 |
·成本指标的效果评估 | 第49-51页 |
·设备利用率的效果评估 | 第51-52页 |
·存在问题 | 第52-53页 |
·改进计划 | 第53-55页 |
·制定精益单元新的改善目标 | 第53页 |
·实施精益工程 | 第53-54页 |
·结合精益工程实施流程再造 | 第54页 |
·实施MES(Manufacture Executive System)系统 | 第54页 |
·精益工作的推广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