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色谱法分离油菜籽中的硫代葡萄糖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第一节 硫代葡萄糖苷的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一、硫代葡萄糖苷的结构及其分类 | 第11-12页 |
二、硫代葡萄糖苷的分布 | 第12-13页 |
三、硫代葡萄糖苷的分析方法 | 第13-15页 |
四、硫代葡萄糖苷的抗癌活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逆流色谱技术概述 | 第16-19页 |
一、引言 | 第16页 |
二、CCC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三、逆流色谱技术优点 | 第17页 |
四、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 | 第17-18页 |
五、逆流色谱技术研究新进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思路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硫代葡萄糖苷的逆流色谱(CCC)分离 | 第21-47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一、材料 | 第21-22页 |
二、方法 | 第22-29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29-47页 |
一、溶剂系统的选择 | 第29-30页 |
二、HSCCC-D200分离硫代葡萄糖苷 | 第30-34页 |
三、SRCCC-D3400分离硫代葡萄糖苷 | 第34-36页 |
四、柱层析纯化硫代葡萄糖苷 | 第36-37页 |
五、硫代葡萄糖苷的HPLC纯化 | 第37-43页 |
六、结构鉴定 | 第43-47页 |
第三章 分离规模的放大 | 第47-53页 |
第一节 高速逆流色谱的放大 | 第47-48页 |
一、仪器 | 第47页 |
二、试剂 | 第47页 |
三、方法 | 第47页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低速逆流色谱的放大 | 第48-51页 |
一、仪器 | 第48页 |
二、试剂 | 第48-49页 |
三、方法 | 第49页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分离效率的比较 | 第5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波谱附图 | 第61-71页 |
符号说明 | 第71-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