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茶叶生产与发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6页
 一、关于选题及研究现状第8-13页
 二、资料来源第13-14页
 三、论文构架第14-16页
一、四川自然环境与茶树生育条件及茶区划分第16-29页
 (一) 土壤第16-18页
 (二) 温度第18-21页
 (三) 水份第21-24页
 (四) 四川茶叶产区划分第24-29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茶叶的生产恢复与发展第29-50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四川茶叶生产衰落的原因及表现第29-34页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恢复和发展茶叶的具体措施第34-50页
  1、人民政府领导重视及政治指导第34-38页
  2、经济扶持第38-45页
  3、生产技术指导第45-50页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三大茶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第50-59页
 (一) 边茶生产第50-55页
 (二) 红茶生产第55-57页
 (三) 绿茶生产第57-59页
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四川茶叶生产缓慢发展第59-74页
 (一) 四川茶叶生产缓慢发展的原因第59-61页
 (二) 粮茶矛盾第61-64页
 (三) 茶叶生产专业化与小家经营体制的矛盾第64-70页
 (四) 四川省一些茶区茶叶生产取得持续发展实例第70-74页
五、结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省茶叶生产发展的绩效与不足第74-76页
 (一) 绩效第74-75页
 (二) 不足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附录第84-9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90-92页
后记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都汽车客运业研究
下一篇: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杨宪益、戴乃迭译《鲁迅小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