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10-20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 | 第10-13页 |
(一) 非法证据的界定 | 第10-12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产生的理念基础 | 第13-20页 |
(一) 诉讼人权 | 第13-15页 |
(二) 无罪推定 | 第15-17页 |
(三)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特权 | 第17-19页 |
(四) 令状原则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域外考察 | 第20-48页 |
一、英美法系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0-38页 |
(一) 美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0-36页 |
(二) 英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6-38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8-42页 |
(一) 德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38-41页 |
(二) 法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41-42页 |
三、其他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42-45页 |
(一) 日本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42-44页 |
(二) 意大利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44-45页 |
四、联合国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 第45-48页 |
(一) 保护人权方面的宪章根据 | 第45页 |
(二) 联合国其他文书中关于人权与非法证据的规定 | 第45-47页 |
(三) 联合国反对非法证据规定的重要意义 | 第47-48页 |
第三部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48-52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外在价值 | 第48-50页 |
(一) 限制警察的违法行为,防止侵犯人权 | 第48页 |
(二) 体现并补充了宪法的最高权威性 | 第48-49页 |
(三) 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 第49页 |
(四) 维持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 | 第49-50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在价值 | 第50-52页 |
(一) 发展了证据规则 | 第50页 |
(二) 尊重人权 | 第50-51页 |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本身具有合理性 | 第51-52页 |
第四部分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的实证考察 | 第52-61页 |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52-53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52页 |
(二) 立法上的缺陷 | 第52-53页 |
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司法现状 | 第53-54页 |
三、我国理论界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研究现状 | 第54-56页 |
(一) 真实肯定说 | 第55页 |
(二) 区别对待说 | 第55页 |
(三) 线索转化说 | 第55页 |
(四) 排除加例外说 | 第55页 |
(五) 全盘否定说 | 第55-56页 |
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影响 | 第56-61页 |
(一)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 | 第56-59页 |
(二) 以《国家人权计划》为契机确立和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59-61页 |
第五部分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 第61-70页 |
一、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 | 第61-62页 |
(一) 保障公民享有宪法性基本权利的需要 | 第61页 |
(二) 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要求 | 第61-62页 |
(三) 构建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客观需要 | 第62页 |
(四) 与国际司法标准接轨的需要 | 第62页 |
二、确立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构想 | 第62-70页 |
(一) 在立法中确立并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62-64页 |
(二) 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构建 | 第64-66页 |
(三)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制度 | 第66-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注释 | 第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