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价格的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几个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 ·住宅价格 | 第14页 |
| ·住宅特征 | 第14-15页 |
| ·特征价格 | 第15页 |
| ·空间分异 | 第15-16页 |
| ·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8-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逻辑框架 | 第19-21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 ·区位理论 | 第21-25页 |
| ·古典区位论 | 第21页 |
|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 | 第21-25页 |
| ·特征价格理论 | 第25-26页 |
| ·消费者理论 | 第25页 |
| ·市场供需均衡模型 | 第25-26页 |
| ·特征价格模型的应用前提 | 第26页 |
| ·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规律 | 第26-29页 |
| 3 住宅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第29-37页 |
| ·特征变量的选择 | 第29-33页 |
| ·建筑特征 | 第29页 |
| ·邻里特征 | 第29-30页 |
| ·区位特征 | 第30-32页 |
| ·扩展特征变量 | 第32-33页 |
| ·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第33-34页 |
| ·基本模型 | 第33页 |
| ·模型的函数形式 | 第33-34页 |
| ·模型的潜在问题及处理方法 | 第34-37页 |
| ·模型设定问题 | 第34-35页 |
| ·市场细分问题 | 第35-36页 |
| ·多重共线性问题 | 第36-37页 |
| 4 实证分析 | 第37-57页 |
|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第37-44页 |
| ·研究对象 | 第37-39页 |
| ·特征变量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数据来源 | 第40-42页 |
| ·数据的整合与处理 | 第42-44页 |
| ·住宅特征价格基本模型分析 | 第44-51页 |
| ·基本模型中变量的统计与设定 | 第44-47页 |
|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47-50页 |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区位变量的进一步比较分析 | 第51-57页 |
| ·环线距离的定量方法对模型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期望特征的引入对模型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中关村的区位价值空间分析 | 第54-57页 |
| 5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分析 | 第57-67页 |
|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基本特征分析 | 第57-62页 |
| ·住宅特征的空间分布特点 | 第57-58页 |
| ·住宅价格时空演变分析 | 第58-60页 |
| ·住宅价格空间地理分析 | 第60-62页 |
|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 | 第62-64页 |
| ·政策法规因素 | 第62-63页 |
| ·城市建设因素 | 第63-64页 |
|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动力 | 第64-67页 |
| ·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 第64-65页 |
| ·行业与企业的发展 | 第65页 |
| ·重大事件的推动 | 第65-67页 |
| 6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A 住宅小区资料样本示例 | 第73-74页 |
| 附录B 海淀区93个住宅小区调查数据 | 第74-77页 |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