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自我反思调整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章 学习策略 | 第11-19页 |
·学习策略的研究概述和在本研究中的涵义 | 第11-14页 |
·国外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国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本研究中学习策略的涵义 | 第13-14页 |
·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 第14页 |
·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 | 第14页 |
·学习策略的本质属性 | 第14页 |
·学习策略的结构 | 第14-16页 |
·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 第14-15页 |
·本研究中学习策略的构成 | 第15-16页 |
·学习策略的训练(调整) | 第16-19页 |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 第16-17页 |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自我反思 | 第19-25页 |
·自我反思的定义 | 第19-20页 |
·自我反思的过程、层次和类型 | 第20-23页 |
·自我反思的过程 | 第20-21页 |
·自我反思的层次 | 第21-22页 |
·反思的类型 | 第22-23页 |
·反思研究的具体方法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实验可操作性研究 | 第25-30页 |
·自我反思对学习策略调整的作用 | 第25-27页 |
·自我反思与学习策略 | 第25-26页 |
·策略获得(调整)的机制研究 | 第26-27页 |
·自我反思和学习策略调整的可操作性 | 第27-30页 |
·自我反思的可操作性 | 第27-28页 |
·学习策略调整的可操作性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实践研究 | 第30-54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30-34页 |
·样本选取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的变量分析 | 第31页 |
·测量工具 | 第31-32页 |
·无关变量及控制方法 | 第32页 |
·实验具体研究步骤 | 第32-34页 |
·自我反思调整学习策略的定量研究 | 第34-44页 |
·力学课程和测验的具体安排 | 第34-35页 |
·测验成绩统计及分析 | 第35-44页 |
·自我反思调整学习策略的定性研究 | 第44-54页 |
·学生反思总结的案例分析 | 第44-50页 |
·座谈会的记录及分析 | 第50-54页 |
第六章 本研究的结论和展望 | 第54-57页 |
·本研究的结论及教学建议 | 第54-55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54-55页 |
·教学建议 | 第55页 |
·本研究的展望 | 第55-57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5-56页 |
·本研究的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一:实验班和对照班高考成绩 | 第59-61页 |
附录二:实验班历次考试成绩 | 第61-63页 |
附录三:对照班历次考试成绩 | 第63-65页 |
附录四:学生平时作业反思总结节选 | 第65-70页 |
附录五:学生测验反思总结节选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