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榆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8-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3页
2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理论基础第13-20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3-15页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第13-14页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第14-15页
     ·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第15页
   ·能源经济学相关理论第15-18页
   ·区域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第18-20页
3 榆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发状况第20-24页
   ·陕北能源储量及开发状况第20-21页
   ·榆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提出与形成概况第21-22页
   ·榆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发建设情况第22-24页
4 榆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4-33页
   ·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第24-26页
     ·资源开发浪费严重第24-25页
     ·生态破坏加剧第25-26页
   ·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难到位第26-27页
     ·法律法规不完善第26页
     ·环保部门职责不明,环保执法力度不够第26-27页
   ·水资源的“瓶颈”制约第27-29页
     ·水资源匮乏第27页
     ·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第27-28页
     ·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大第28-29页
   ·实验区人才技术队伍相对薄弱第29页
     ·人才总量少,人力资源短缺第29页
     ·人才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第29页
     ·缺乏有效用人留人措施第29页
   ·财税分配体制不尽合理第29-31页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为主的财税体制,财税分配不合理第30页
     ·资源税,环保类税费制度不完善第30-31页
     ·税收与税源背离,造成区域间不合理的税收转移第31页
   ·产业结构不合理第31-33页
5 榆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对策第33-44页
   ·依靠科技进步,构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体系第33-34页
   ·加强法规建设,强化执法力度第34-36页
     ·规范环境行为,加强生态法规建设第35页
     ·加强清洁生产立法运作第35-36页
     ·健全环保执法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第36页
   ·加强水环境治理,缓解水资源的“瓶颈”第36-37页
   ·榆林实验区人才资源建设的对策第37-39页
     ·加快发展榆林教育事业,构建人才支撑体系第37-38页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38页
     ·建立完善的留人机制第38-39页
   ·完善促进国家实验区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第39-41页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提高榆林政府的财税分成比例第39-40页
     ·推进资源税改革,建立绿色税收体系第40-41页
     ·调整纳税地点,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第41页
   ·调整和优化实验区产业结构对策研究第41-44页
     ·坚决落实减量,开采伴生矿产资源第41-42页
     ·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新兴工业第42页
     ·发展与榆林地域相关的特色产业第42-43页
     ·发展产业集群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下一篇: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