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结构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第16-25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6-21页 |
·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页 |
·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18-20页 |
·循环经济实践环节的三个层次 | 第20-21页 |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产业分类理论 | 第22-23页 |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第23页 |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23-25页 |
3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可行性分析 | 第25-39页 |
·陕西省产业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陕西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第26-27页 |
·陕西省资源环境状况分析 | 第27-31页 |
·陕西省资源利用情况 | 第27-30页 |
·陕西省环境污染情况 | 第30-31页 |
·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 第31-39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 | 第32页 |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应研究 | 第32-37页 |
·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可行性 | 第37-39页 |
4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偏好分析 | 第39-53页 |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陕西产业结构调整偏好的定义 | 第39页 |
·陕西省三次产业经济贡献指标分析 | 第39-42页 |
·指标计算 | 第40-41页 |
·结论分析 | 第41-42页 |
·陕西省工业内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偏好分析 | 第42-51页 |
·评价指标的设置 | 第42-45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实证分析 | 第46-51页 |
·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5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陕西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 第53-63页 |
·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 | 第53-56页 |
·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 | 第53页 |
·德国的废弃物循环系统相关经验 | 第53-54页 |
·美国产品与生产工艺技术环节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经验 | 第54页 |
·韩国政府主导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经验 | 第54-55页 |
·国外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总结 | 第55-56页 |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 第56-57页 |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57-63页 |
·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第57-60页 |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外部保障制度 | 第60-63页 |
6 结论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