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Ad Hoc网络QoS服务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 ·无线Ad Hoc 网络特点 | 第13-14页 |
| ·Ad Hoc 网络支持QoS 的问题 | 第14-15页 |
| ·Ad Hoc 网络的QoS 结构 | 第15-17页 |
| ·Ad Hoc 网络的QoS 保障机制 | 第17-19页 |
| ·Ad Hoc 网络QoS 路由 | 第17-18页 |
| ·Ad Hoc 网络QoS 介质接纳控制 | 第18-19页 |
| ·Ad Hoc 网络QoS 模型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和任务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QoS 模型及相关技术 | 第21-44页 |
| ·IP 互联网中代表性的QoS 模型 | 第21-24页 |
| ·综合服务模型 | 第21-22页 |
| ·区分服务模型 | 第22-24页 |
| ·无线Ad Hoc 网络中的QoS 模型 | 第24-32页 |
| ·FQMM 模型 | 第24-26页 |
| ·SWAN 模型 | 第26-28页 |
| ·EPDS 模型 | 第28-30页 |
| ·CLAD 模型 | 第30-31页 |
| ·DACME 模型 | 第31-32页 |
| ·QoS 保障相关技术 | 第32-36页 |
| ·实时ECN | 第32-33页 |
| ·带宽代理 | 第33页 |
| ·动态资源预留协议dRSVP | 第33-34页 |
| ·聚集资源预留协议ARSVP | 第34页 |
| ·混合的QoS 结构 | 第34-35页 |
| ·带内信令协议INSIGNIA | 第35-36页 |
| ·队列管理 | 第36-41页 |
| ·队列管理分组丢弃策略 | 第36-37页 |
| ·队列管理的典型算法 | 第37-41页 |
| ·RED 算法 | 第37-40页 |
| ·成比例丢失率控制算法 | 第40-41页 |
| ·分组调度 | 第41-43页 |
| ·分组调度的功能 | 第41-42页 |
| ·分组调度典型算法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三章 Ad Hoc 网络中的MTPM 服务模型 | 第44-57页 |
| ·QoS 框架概述 | 第44-45页 |
| ·MTPM 服务模型各模块详述 | 第45-56页 |
| ·业务分类标记模块 | 第45-47页 |
| ·自适应带宽管理模块 | 第47-48页 |
| ·常规接纳控制模块 | 第48-49页 |
| ·优先级接纳控制模块 | 第49-52页 |
| ·拥塞控制模块 | 第52-53页 |
| ·MAC 层的分组调度模块 | 第53-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MTPM 服务模型仿真系统实现 | 第57-69页 |
| ·系统设计思想 | 第57页 |
| ·仿真系统实现 | 第57-68页 |
| ·仿真平台 | 第57-58页 |
| ·仿真场景 | 第58-59页 |
| ·主要数据结构和参数 | 第59-61页 |
| ·节点模型 | 第61-62页 |
| ·仿真模块功能实现 | 第62-68页 |
| ·常规接纳控制模块 | 第62-63页 |
| ·优先级接纳控制模块 | 第63-64页 |
| ·拥塞控制模块 | 第64-66页 |
| ·MAC 层分组调度模块 | 第66-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框架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69-84页 |
| ·网络仿真参数定义 | 第69-70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0-83页 |
| ·仿真实验一 | 第70-73页 |
| ·仿真实验二 | 第73-74页 |
| ·仿真实验三 | 第74-75页 |
| ·仿真实验四 | 第75-79页 |
| ·仿真实验五 | 第79-81页 |
| ·仿真实验六 | 第81-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个人简历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