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散文考试与散文教学研究--以近十年武汉市语文中考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近10年武汉市语文中考散文的特点 | 第9-16页 |
第一节 中考散文的人本化 | 第9-12页 |
一、选材的人本化 | 第9-11页 |
二、试题编制的人本化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中考散文的动态化 | 第12-16页 |
一、选文的动态化 | 第12-13页 |
二、试题编制的动态化 | 第13-16页 |
第二章 中考散文与中学散文教学的关系 | 第16-20页 |
第一节 中考散文与散文教学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第16-18页 |
一、中考散文对教学的督导作用 | 第16-17页 |
二、新课标、教学过程对中考散文的良性影响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中考散文与散文教学间的不良互动关系 | 第18-20页 |
一、选文的难度不一致 | 第18-19页 |
二、对能力方法的要求不一致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中考散文背景中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教学现状 | 第20-25页 |
一、新课标与考点“各自为政” | 第20-22页 |
二、教材教学以“本”(课本)为本 | 第22-24页 |
三、日常教学缺乏系统性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教学措施 | 第25-30页 |
一、归纳课标与考点,系统拟定初中阶段教学重点 | 第25-26页 |
二、转变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能力 | 第26-28页 |
三、以多种读物多种课型帮助学生实现迁移 | 第28-29页 |
四、针对学生问题弥补必要的知识缺陷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2页 |
附录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