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互联网及大学生发展的内涵与理论第13-30页
   ·互联网的内涵及发展历程第13-19页
     ·互联网的涵义及功能第13-14页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第14-19页
   ·大学生发展的内涵第19-23页
     ·人的发展第19-21页
     ·大学生的发展第21-23页
   ·大学生发展的内容第23-25页
     ·思想价值观的确立—大学生发展的基础第23-24页
     ·道德品质的养成—大学生发展的灵魂第24页
     ·心理素质的发展—大学生发展的核心第24页
     ·行为方式的形成—大学生发展的表现第24-25页
   ·大学生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5-30页
     ·教育学理论第25-26页
     ·教育心理学理论第26-28页
     ·教育社会学理论第28-30页
第3章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发展现状第30-40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第30-32页
     ·内容的丰富性、速度的快捷性有助于扩大视野第30页
     ·参与的平等性、交流的自由性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第30-31页
     ·环境的开放性、互动的虚拟性有助于个性发展第31-32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第32-37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发展的挑战第32-33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负面影响第33-34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第34-36页
     ·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冲击第36-37页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发展的特点第37-40页
     ·互联网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新平台第37-38页
     ·互联网突显了大学生发展的主体性第38页
     ·互联网推动大学生发展多元化第38-40页
第4章 互联网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根源研究第40-47页
   ·互联网自身的“二重性”影响大学生发展第40-42页
     ·网络技术的红与黑第40页
     ·网络信息的精华与糟粕第40-41页
     ·网络虚拟社会的利与弊第41-42页
     ·网络游戏的是与非第42页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其易受互联网影响第42-44页
   ·外部环境影响着互联网与大学生的发展第44-47页
     ·社会因素的影响第44-45页
     ·学校因素的影响第45页
     ·家庭因素的影响第45-47页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发展的对策第47-53页
   ·增强观念变革予以积极引导第47-48页
     ·变灌输为引导第47页
     ·变封闭为开放第47页
     ·变等级为平等第47-48页
     ·变他律为自律第48页
   ·加强社会措施予以完善监管第48-49页
     ·政府制定相关网络法规以规范网络行为第48页
     ·加强网络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第48页
     ·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创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第48-49页
   ·强化学校工作予以规范指导第49-53页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第49页
     ·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第49-50页
     ·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组织,提升大学生各项素质第50-51页
     ·建立校园网络管理和指导机制第51页
     ·以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第51-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S结构呼叫中心CRM系统功能设计
下一篇: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