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利用植物激活蛋白构建苏云金芽胞杆菌抗病工程菌 | 第10-4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植物激发子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过敏蛋白(Harpin) | 第10-12页 |
·隐地蛋白(Elicitin) | 第12-13页 |
·植物激活蛋白(Plant activator protein) | 第13-15页 |
·植物激发子诱导抗病的相关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几种相关防御物质与诱导抗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与诱导抗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PAL)与诱导抗性的关系 | 第18页 |
·脯氨酸与诱导抗性的关系 | 第18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高效杀虫工程菌 | 第19-20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多功能工程菌 | 第20-21页 |
·以S-蛋白为基础的细胞表面展示技术 | 第21-24页 |
·S-层介绍 | 第21-22页 |
·S-层细胞表面展示技术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5-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28页 |
·仪器 | 第28页 |
·供试植物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DNA操作 | 第28-30页 |
·DNA的体外重组操作 | 第28页 |
·大肠杆菌质粒抽提 | 第28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蜡状芽胞杆菌质粒的抽提 | 第28页 |
·PCR扩增 | 第28-29页 |
·DNA片断的回收 | 第29-30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30页 |
·SDS-PAGE蛋白电泳 | 第30-31页 |
·菌体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SDS-PAGE凝胶的制备 | 第30-31页 |
·电泳、染色及脱色 | 第31页 |
·重组工程菌对番茄叶片脯氨酸含量、POD和PAL酶活力测定 | 第31-32页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31页 |
·POD酶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PAL酶活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重组工程菌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致病性的抑制实验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植物激活蛋白ap36基因的PCR扩增 | 第33-34页 |
·含slh-ap36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BMB0588的构建 | 第34-35页 |
·SLH-Ap36融合蛋白在重组工程菌中表达的SDS-PAGE分析 | 第35页 |
·工程菌BMB0588对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工程菌BMB0588对番茄叶片的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工程菌BMB0588对番茄叶片的PAL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工程菌抗软腐病效果的检测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二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萌发条件探索 | 第40-59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萌发研究进展 | 第40-45页 |
·芽胞的结构 | 第40-41页 |
·芽胞萌发 | 第41-42页 |
·促进芽胞萌发的萌发剂 | 第42页 |
·感受萌发剂的受体基因 | 第42-43页 |
·芽胞萌发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平板计数 | 第43页 |
·检测吸光值 | 第43页 |
·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43-44页 |
·相差显微镜观察 | 第44页 |
·检测DPA的释放量 | 第44-4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5-4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菌株与培养基 | 第4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BMB171菌株芽胞的制备 | 第46-47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BMB171芽胞悬液纯度检测 | 第47页 |
·温度对BMB171芽胞萌发影响的检测 | 第47页 |
·单一氨基酸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影响的检测 | 第47页 |
·碳源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影响的检测 | 第47-48页 |
·L-丙氨酸和不同碳源共同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影响的检测 | 第48页 |
·L-丙氨酸和葡萄糖共同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影响的检测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温度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的影响 | 第49-51页 |
·单一氨基酸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的影响 | 第51-52页 |
·碳源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的影响 | 第52-54页 |
·L-丙氨酸和碳源共同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的影响 | 第54-55页 |
·L-丙氨酸和葡萄糖共同处理对BMB171芽胞萌发的影响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