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钢琴伴奏写作的功能与作用 | 第9-18页 |
一、《诗人之恋》中钢琴伴奏的旋律功能与艺术歌曲的内容相结合 | 第9-13页 |
(一) 歌曲与伴奏同步出现旋律给予强调 | 第9-11页 |
(二) 歌曲与伴奏以轮唱形式展示旋律 | 第11页 |
(三) 演唱者担任主要旋律伴奏者以伴奏音型辅助 | 第11-12页 |
(四) 演唱与伴奏以“重唱”形式美化旋律 | 第12-13页 |
二、《诗人之恋》中钢琴伴奏的织体纵向功能与艺术歌曲的内容相结合 | 第13-15页 |
(一) 伴奏者弹奏四部和声与演唱者“问话”相呼应 | 第13页 |
(二) 伴奏者左手弹奏低音,右手和声动力化 | 第13-14页 |
(三) 伴奏者弹奏织体化和声衬托主旋律 | 第14页 |
(四) 和弦由伴奏者与演唱者共同叠置而成 | 第14-15页 |
三、《诗人之恋》中钢琴伴奏的织体与艺术歌曲的内容相吻合 | 第15-18页 |
(一) 立柱式和声进行的伴奏织体 | 第15-16页 |
(二) 分解和弦流动型的伴奏织体 | 第16页 |
(三) 节奏动力型的伴奏织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伴奏者与演唱者默契合作演绎作品 | 第18-23页 |
一、合作双方对作品理解的默契 | 第18-20页 |
(一) 合作双方对艺术歌曲的理解的统一 | 第18页 |
(二) 合作双方在音乐处理上的统一 | 第18-19页 |
(三) 合作双方对作品特性风格认识的统一 | 第19-20页 |
二、合作双方在音乐表现中的处理配合默契 | 第20-21页 |
(一) 合作双方在作品速度上认识的统一 | 第20页 |
(二) 合作双方在作品中的呼吸与分句认识一致 | 第20-21页 |
三、合作双方在音量上寻求平衡的合作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的钢琴伴奏歌唱性的弹奏技巧 | 第23-30页 |
一、熟悉各种乐器的音色丰富钢琴色彩 | 第23页 |
二、伴奏者内心与演唱者共同歌唱 表现音乐作品 | 第23-24页 |
三、钢琴伴奏应注意触键与音色的变化 | 第24-27页 |
四、套曲中钢琴伴奏踏板的运用 | 第27-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后记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