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媒介情境与人际交往相互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2.1 对微信的研究 | 第8-12页 |
1.2.2 关于网络人际交往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2.1 媒介情境论 | 第15页 |
2.2 人际交往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媒介情境理论视野下的微信群 | 第17-22页 |
3.1 信息传播者与受众 | 第17-18页 |
3.2 传播内容 | 第18页 |
3.3 传播媒介 | 第18-19页 |
3.4 传播效果 | 第19页 |
3.5 信息流动模式 | 第19-22页 |
第4章 用户在微信群中的人际交往 | 第22-28页 |
4.1 交往动机和目的 | 第22页 |
4.2 交往主客体 | 第22-24页 |
4.3 交往符号 | 第24-25页 |
4.3.1 语言符号 | 第24页 |
4.3.2 表情符号 | 第24-25页 |
4.3.3 红包 | 第25页 |
4.3.4 其他符号 | 第25页 |
4.4 交往内容 | 第25-28页 |
第5章 微信群媒介情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 第28-33页 |
5.1 微信群构建的社交关系与原本社交关系的映射 | 第28-29页 |
5.1.1 交往对象的映射 | 第28页 |
5.1.2 交往频度和深度的映射 | 第28-29页 |
5.1.3 对交往地位的映射 | 第29页 |
5.2 微信群构建的社交关系对原本社交关系的改变 | 第29-30页 |
5.2.1 拓展交往对象的边界 | 第29页 |
5.2.2 改变交往的频度和深度 | 第29-30页 |
5.2.3 重构社交关系地位 | 第30页 |
5.3 微信群媒介情境带来的人际交往的矛盾 | 第30-33页 |
5.3.1 自我和他人身份认知的矛盾 | 第30页 |
5.3.2 对其他社交的排挤 | 第30-31页 |
5.3.3 加深不同“圈子”之间的隔阂 | 第31-33页 |
第6章 人际交往对微信群媒介情境的影响 | 第33-37页 |
6.1 用户的人际交往对微信群媒介情境要素的影响 | 第33-34页 |
6.1.1 社交主体决定传播者 | 第33页 |
6.1.2 社交关系内容决定传播内容 | 第33-34页 |
6.1.3 自主选择传播媒介 | 第34页 |
6.1.4 交往行为决定传播效果 | 第34页 |
6.2 媒介情境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 第34-35页 |
6.3 用户的人际交往决定微信情境前后区的划分 | 第35-37页 |
第7章 启示 | 第37-39页 |
7.1 合理使用,培养工具理性意识 | 第37页 |
7.2 管理有序,以引导为主 | 第37页 |
7.3 尊重用户需求,减少注意力绑架 | 第37-38页 |
7.4 双向分析,注意情境和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 | 第38-39页 |
总结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