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虫害的地面高光谱分析及其检测软件的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农作物虫害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目测手查法 | 第10-11页 |
·卫星遥感技术 | 第11-12页 |
·计算机视觉技术 | 第12-13页 |
·地面高光谱技术检测虫害的原理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虫害的样本调查和原始光谱测量 | 第17-26页 |
·白背飞虱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 | 第17-18页 |
·形态特征 | 第17页 |
·危害特点 | 第17-18页 |
·虫害的样本调查 | 第18-20页 |
·害虫田间分布 | 第18页 |
·样本取样方法 | 第18-20页 |
·田间光谱测量 | 第20-25页 |
·光谱仪的选用 | 第20-21页 |
·光谱测量规范 | 第21-23页 |
·光谱数据的导出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白背飞虱对水稻光谱特性的影响 | 第26-35页 |
·水稻和田间其它地物的光谱特征比较 | 第26-27页 |
·白背飞虱对水稻叶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 第27-31页 |
·健康水稻的叶片反射光谱特征 | 第27-29页 |
·白背飞虱虫害下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 | 第29页 |
·白背飞虱虫量与叶片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白背飞虱对水稻冠层光谱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健康水稻的冠层反射光谱特征 | 第31页 |
·白背飞虱虫害下冠层的反射光谱特征 | 第31-32页 |
·白背飞虱虫量与冠层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虫害后光谱特征变化的机理解释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水稻白背飞虱虫害的光谱定量分析 | 第35-55页 |
·虫害的光谱定量分析主要内容 | 第35-39页 |
·试验样本的选择 | 第35-37页 |
·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校正模型的评价 | 第38-39页 |
·单叶水平下虫害的校正模型 | 第39-46页 |
·单变量线性模型 | 第39-44页 |
·多元回归校正模型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页 |
·冠层水平下虫害的校正模型 | 第46-53页 |
·单变量线性模型 | 第47-51页 |
·多元回归校正模型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水稻白背飞虱虫害的检测软件设计 | 第55-65页 |
·软件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 | 第55页 |
·虫害检测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虫害检测软件的接口设计 | 第56-59页 |
·VB和 MATLAB接口设计方法概述 | 第56-57页 |
·虫害检测软件中接口设计方法的选用 | 第57页 |
·虫害检测软件接口设计的实现 | 第57-59页 |
·主程序界面设计 | 第59-62页 |
·编程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第62-64页 |
·VB和 MATLAB之间的参数传递 | 第62-63页 |
·文本框内容的追加保存 | 第63页 |
·原始光谱图的显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