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综述 | 第11-29页 |
| ·落地油污染概述 | 第11页 |
| ·落地油对环境的危害 | 第11-13页 |
| ·石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11-12页 |
| ·石油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第12页 |
| ·石油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12页 |
| ·石油对土壤的影响 | 第12-13页 |
| ·落地油污染土壤的治理 | 第13-17页 |
| ·物理处理 | 第13-14页 |
| ·化学处理 | 第14-15页 |
| ·生物处理 | 第15-17页 |
| ·膨润土概述 | 第17-26页 |
| ·膨润土的特性 | 第19-21页 |
| ·膨润土的资源分布 | 第21-22页 |
| ·膨润土的主要用途 | 第22-23页 |
| ·膨润土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 第23-2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2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29-32页 |
| ·所用试剂 | 第29页 |
|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案 | 第30-32页 |
| ·吸附实验 | 第30页 |
| ·回收实验 | 第30-31页 |
| ·材料的重复使用 | 第31页 |
| ·材料的表征 | 第31-32页 |
| 第3章 钙基膨润土对机油的吸附回收性能与机理研究 | 第32-42页 |
| ·钙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颗粒对机油的吸附回收性能研究 | 第32-36页 |
| ·吸附回收流程对机油品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吸附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33页 |
| ·提取温度对机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提取时间对机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吸附剂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 第35-36页 |
| ·机理研究 | 第36-41页 |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37-38页 |
|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38-39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钠基膨润土对机油的吸附回收性能与机理研究 | 第42-52页 |
| ·钠基膨润土和钠基膨润土颗粒对机油的吸附回收性能研究 | 第42-47页 |
| ·吸附回收流程对机油品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吸附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43页 |
| ·提取温度对机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提取时间对机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吸附剂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 第45-47页 |
| ·机理研究 | 第47-51页 |
|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47-48页 |
|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48-49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钙基膨润土颗粒和钠基膨润土对煤油的吸附回收 | 第52-62页 |
| ·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颗粒对媒油的吸附回收性能研究 | 第52-57页 |
| ·吸附回收流程对煤油品质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吸附剂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53页 |
| ·最佳回收条件的确定 | 第53-57页 |
| ·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 第57-59页 |
| ·机理研究 | 第59-61页 |
| ·照片表征 | 第59页 |
|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59-60页 |
|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71页 |